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Fe2+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厌氧溶胞破解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4页
    1.1 实验背景第13页
    1.2 污泥减量化技术的分类第13-16页
        1.2.1 解耦联代谢第14页
        1.2.2 强化隐形生长技术第14-16页
        1.2.3 干化焚烧技术第16页
    1.3 铁元素对剩余污泥厌氧溶胞及减量效果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6-21页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1.3.2 Fe~(2+)溶胞破解污泥的机理第19-21页
    1.4 三维荧光光谱概述及与平性因子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成果第21-22页
        1.4.1 三维荧光光谱第21页
        1.4.2 平性因子分析法的研究及应用第21-22页
    1.5 本论文研究的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第22-24页
        1.5.1 课题来源第22页
        1.5.2 研究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24-28页
    2.1 实验材料与运行条件第24页
        2.1.1 剩余污泥第24页
        2.1.2 污泥厌氧发酵运行条件第24页
    2.2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24-25页
        2.2.1 实验原料第24-25页
    2.3 实验方法与测定指标第25-28页
        2.3.1 Fe~(2+)投加量对剩余污泥溶胞破解的影响实验第25页
        2.3.2 Fe~(2+)与NaHCO_3联合处理的实验方案第25页
        2.3.3 Fe~(2+)协同pH调节处理的实验方法第25页
        2.3.4 分析项目与测定方法第25-28页
第三章 Fe~(2+)投加量对剩余污泥溶胞破解的影响研究第28-46页
    3.1 常规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第28-34页
        3.1.1 氨氮浓度变化情况第28-29页
        3.1.2 Fe~(2+)浓度对正磷酸盐的释放影响第29-30页
        3.1.3 COD浓度变化情况第30-31页
        3.1.4 Fe~(2+)投加量对污泥厌氧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VFAs)的影响第31-34页
    3.2 污泥厌氧溶胞的三维荧光解析及平行因子主要成分分析第34-45页
        3.2.1 三维荧光解析第35-45页
    3.3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NaHCO_3联合Fe~(2+)对剩余污泥溶胞破解研究第46-54页
    4.1 NaHCO_3浓度对剩余污泥破胞释放氨氮、正磷酸盐、COD的影响第46-49页
        4.1.1 氨氮浓度变化第46-48页
        4.1.2 污泥上清液正磷酸盐浓度变化第48-49页
        4.1.3 污泥上清液COD溶出浓度变化第49页
    4.2 荧光变化与平行因子分析第49-53页
    4.3 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pH调节对含Fe~(2+)污泥溶胞破解的研究第54-67页
    5.1 一定Fe~(2+)投加浓度下,初始pH对污泥溶胞破解的影响第54-60页
        5.1.1 污泥溶胞释放氨氮的浓度变化情况第54-56页
        5.1.2 pH对污泥溶胞释放正磷酸盐的影响第56-58页
        5.1.3 COD的浓度变化第58-60页
    5.2 荧光及平行因子分析第60-65页
    5.3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67-69页
    6.1 结论第67-68页
    6.2 存在问题与建议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致谢第74-75页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成果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及预测
下一篇:开发区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的研究--以苏州浒墅关经济开发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