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0-20页 |
1.1 中医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1.1 中医对DVT的认识 | 第10页 |
1.1.2 中医药防治DVT现状 | 第10-13页 |
1.2 现代医学的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DVT的主要病因及危险因素 | 第13-15页 |
1.2.2 DVT的发生机制 | 第15-16页 |
1.2.3 DVT的临床表现 | 第16页 |
1.2.4 DVT的辅助诊断 | 第16-17页 |
1.2.5 DVT现代医学预防措施 | 第17-18页 |
1.3 骨科病DVT防治的发展趋势评述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0-25页 |
2.1 病例选择 | 第20-21页 |
2.1.1 疾病诊断标准 | 第20页 |
2.1.2 纳入标准 | 第20页 |
2.1.3 排除标准 | 第20-21页 |
2.1.4 终止临床试验标准 | 第21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2.2.1 样本量估算 | 第21页 |
2.2.2 一般资料及分组 | 第21-22页 |
2.2.3 治疗方法 | 第22-23页 |
2.3 观察指标 | 第23-24页 |
2.3.1 D-Dimer、hs-CR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 第23-24页 |
2.3.2 患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 第24页 |
2.3.3 安全性指标 | 第24页 |
2.4 统计方法及数据处理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临床结果 | 第25-29页 |
3.1 一般资料比较结果 | 第25-27页 |
3.2 观察指标统计分析 | 第27-29页 |
3.2.1 两组各观测时点D-Dimer比较 | 第27页 |
3.2.2 两组各观测时点hs-CRP水平比较 | 第27页 |
3.2.3 两组各观测时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 第27-28页 |
3.2.4 两组各观测时点患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 第28-29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29-32页 |
4.1 “祛湿化瘀通络法”防治DVT的立法依据 | 第29页 |
4.2 祛湿化瘀通络方方解及药理研究 | 第29-30页 |
4.3 祛湿化瘀通络方预防DVT的机制探讨 | 第30-31页 |
4.4 安全性分析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8页 |
附录 | 第38-42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附件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