礞石滚痰丸加减方对痰热郁结型抑郁症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临床研究 | 第9-20页 |
1 研究对象 | 第9-11页 |
·病例来源 | 第9页 |
·诊断标准 | 第9-10页 |
·纳入标准 | 第10页 |
·排除标准 | 第10页 |
·剔除标准 | 第10-11页 |
·脱落标准 | 第11页 |
2 研究方案 | 第11-13页 |
·分组方法 | 第11页 |
·治疗方法 | 第11页 |
·观察指标 | 第11-13页 |
3 一般资料分析 | 第13-15页 |
·性别 | 第13页 |
·年龄 | 第13-14页 |
·病程 | 第14页 |
·治疗前HAMD总分 | 第14页 |
·治疗前SF-36评分 | 第14-15页 |
·治疗前中医症状评分表评分 | 第15页 |
4 治疗结果分析 | 第15-18页 |
·治疗后抑郁症状临床疗效评价 | 第15页 |
·治疗后中医症状疗效评价 | 第15-16页 |
·治疗前后HAMD总分比较 | 第16页 |
·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表各症状评分比较 | 第16-17页 |
·治疗前后SF-36各维度疗效评价 | 第17-18页 |
5 安全性分析 | 第18-19页 |
·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变化情况 | 第18页 |
·不良反应分析 | 第18-19页 |
6 结论 | 第19-20页 |
讨论 | 第20-35页 |
1 西医对抑郁症的认识 | 第20-21页 |
2 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 第21-23页 |
·情志失调是抑郁症产生的主要病因 | 第21-22页 |
·气机郁滞是抑郁症发生的病理基础 | 第22页 |
·痰热是抑郁症发生的主要病理因素 | 第22-23页 |
3 中医治法探讨 | 第23-24页 |
·化痰为本,辅以清热 | 第23页 |
·治痰当治气 | 第23-24页 |
·实脾以正本清源 | 第24页 |
·益阴以防津伤,化瘀以防血滞 | 第24页 |
4 方药组成及分析 | 第24-29页 |
·方药组成 | 第24页 |
·药物分析 | 第24-28页 |
·配伍分析 | 第28-29页 |
5 抑郁症的生活质量分析 | 第29-33页 |
·生活质量的定义及发展 | 第29-30页 |
·抑郁症生活质量的评定 | 第30-31页 |
·中医的形神一体观与抑郁症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 第31-32页 |
·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分析 | 第32-33页 |
6 临床研究分析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综述 | 第40-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 第54-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