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临床研究 | 第9-19页 |
1 病例选择 | 第9-10页 |
·病例来源 | 第9页 |
·病例采集时间 | 第9页 |
·病例选择 | 第9-10页 |
2 临床资料 | 第10页 |
·一般资料 | 第10页 |
·病例分组 | 第10页 |
3 治疗方法 | 第10-13页 |
·治疗组 | 第10-12页 |
·对照组 | 第12-13页 |
4 治疗后随访 | 第13页 |
5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第13-14页 |
·两组治疗后骨折端的对位情况 | 第13-14页 |
·临床愈合时间标准 | 第14页 |
·前臂旋转功能恢复标准 | 第14页 |
·腕关节功能评分 | 第14页 |
·临床疗效标准 | 第14页 |
6 统计学处理 | 第14页 |
7 统计结果 | 第14-19页 |
·治疗前比较 | 第14-16页 |
·疗效观察与分析 | 第16-19页 |
讨论 | 第19-29页 |
1 前臂解剖关系和创伤机制 | 第19-21页 |
·前臂的解剖关系 | 第19页 |
·前臂的生物力学 | 第19-20页 |
·尺桡骨骨折的创伤机制 | 第20页 |
·前臂中下段双骨折高发生率与创伤解剖的关系 | 第20页 |
·尺桡骨骨折的移位规律 | 第20-21页 |
2 中医手法整复的治疗要点 | 第21-23页 |
·中医手法整复的机理 | 第21页 |
·中医手法整复得时机 | 第21页 |
·选择正确的整复手法 | 第21-22页 |
·尺、桡骨的整复顺序 | 第22-23页 |
·整复过程中血管、神经的解剖学关系 | 第23页 |
3 手术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的适应症及并发症 | 第23页 |
4 手术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方法 | 第23-25页 |
·克氏针髓内固定 | 第23-24页 |
·双钢板螺钉内固定 | 第24页 |
·髓内针固定 | 第24-25页 |
·钢板、髓内针内固定结合使用 | 第25页 |
5 并发症 | 第25-26页 |
·再骨折 | 第25页 |
·肢体缺血 | 第25页 |
·神经损伤 | 第25页 |
·活动受限 | 第25-26页 |
·尺桡骨融合 | 第26页 |
·感染 | 第26页 |
6 中医手法整复儿童尺桡骨骨折的优势 | 第26-27页 |
·中医手法整复能减少骨折端的血运破坏,降低延迟愈合与不愈合率 | 第26页 |
·中医手法整复对前臂旋转功能恢复快,影响小 | 第26-27页 |
·骨折的对位 | 第27页 |
7 儿童尺桡骨骨折采用夹板固定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 第27-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综述 | 第32-40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论文著作 | 第44-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