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超级电容电机车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1.2.1 矿用电机车驱动电源 | 第14-16页 |
1.2.2 矿用电机车驱动电机 | 第16-17页 |
1.2.3 矿用电机车控制方法 | 第17-21页 |
1.3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1-22页 |
第2章 电机车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 第22-30页 |
2.1 电机车永磁同步电机结构 | 第22页 |
2.2 永磁同步电动机数学模型及坐标变换 | 第22-26页 |
2.2.1 永磁同步电机数数学模型 | 第22-23页 |
2.2.2 坐标变换 | 第23-25页 |
2.2.3 永磁同步电机的运动方程 | 第25-26页 |
2.3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方法 | 第26-28页 |
2.4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框图及工作原理 | 第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电机车驱动系统无传感器控制策略的实现 | 第30-48页 |
3.1 高频旋转电压注入法原理 | 第30-33页 |
3.2 滤波处理及转子信号观测 | 第33-38页 |
3.2.1 滤波处理 | 第33-34页 |
3.2.2 转子位置信号的提取 | 第34页 |
3.2.3 转子位置信号观测器 | 第34-38页 |
3.3 转子极性判别及初始位置检测 | 第38-41页 |
3.3.1 永磁同步电机饱和磁链模型 | 第38-39页 |
3.3.2 极性判断 | 第39-41页 |
3.4 仿真验证 | 第41-45页 |
3.4.1 初始位置检测 | 第41-43页 |
3.4.2 系统控制 | 第43-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8页 |
第4章 超级电容器在矿用电机车中的应用 | 第48-58页 |
4.1 超级电容器的机理 | 第48-49页 |
4.2 超级电容器充电方法 | 第49-54页 |
4.2.1 恒压充电法 | 第50页 |
4.2.2 恒功率充电法 | 第50-51页 |
4.2.3 恒流充电法 | 第51-52页 |
4.2.4 改进的恒流充电法 | 第52-54页 |
4.3 电池的使用和维护 | 第54-57页 |
4.3.1 安全检查 | 第54-56页 |
4.3.2 使用和维护 | 第56-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 第58-68页 |
5.1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58-62页 |
5.1.1 主电路 | 第58-59页 |
5.1.2 IPM模块 | 第59-60页 |
5.1.3 电压电流检测电路 | 第60-61页 |
5.1.4 转速检测电路 | 第61页 |
5.1.5 过压过流保护电路 | 第61-62页 |
5.2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62-65页 |
5.2.1 系统初始化流程 | 第62-63页 |
5.2.2 主程序流程 | 第63-64页 |
5.2.3 PWM波形产生流程 | 第64-65页 |
5.3 系统实验 | 第65-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总结 | 第68页 |
6.2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作者简介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