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海丝”沿线国家双边贸易:三重距离视野的分析与实证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3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15页 |
2 距离与贸易:文献综述 | 第15-26页 |
2.1 距离与贸易:三重距离视野 | 第15-23页 |
2.1.1 地理距离 | 第15-16页 |
2.1.2 文化距离 | 第16-19页 |
2.1.3 制度距离 | 第19-23页 |
2.2 三重距离与中国对外贸易 | 第23-24页 |
2.3 三重距离与中国-海丝沿线国家贸易 | 第24页 |
2.4 文献简要评述 | 第24-26页 |
3 距离与贸易:中国与海丝沿线国家的现状与机理 | 第26-46页 |
3.1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范围界定 | 第26-28页 |
3.2 海丝沿线国家和中国贸易 | 第28-34页 |
3.2.1 东盟沿线国与中国贸易 | 第28-29页 |
3.2.2 南亚沿线国与中国贸易 | 第29-31页 |
3.2.3 中国与阿拉伯沿线国贸易 | 第31-33页 |
3.2.4 中国与非洲沿线国贸易 | 第33-34页 |
3.3 三重距离与海丝沿线国家 | 第34-42页 |
3.3.1 地理距离与海丝沿线国家 | 第34-36页 |
3.3.2 文化距离与海丝沿线国家 | 第36-39页 |
3.3.3 制度距离与海丝沿线国家 | 第39-42页 |
3.4 三重距离与贸易影响机理 | 第42-46页 |
4 距离与贸易:中国与海丝沿线国家实证 | 第46-61页 |
4.1 基于三重距离视野的引力模型 | 第46-48页 |
4.2 实证分析 | 第48-61页 |
4.2.1 变量统计性描述 | 第48-53页 |
4.2.2 变量的平稳性分析 | 第53页 |
4.2.3 回归方法检验 | 第53-54页 |
4.2.4 基本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4.2.5 门限回归结果分析 | 第56-61页 |
5 结论、对策建议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61-64页 |
5.1 基本结论 | 第61-62页 |
5.2 对策及建议 | 第62-63页 |
5.2.1 政府层面 | 第62页 |
5.2.2 企业层面 | 第62-63页 |
5.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