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试验观测与检定论文

复杂边界条件下索结构的内力识别方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9页
        1.1.1 索杆体系桥梁发展概况第12-16页
        1.1.2 索杆体系内力识别的重要性第16-18页
        1.1.3 复杂边界条件带来的计算问题第18-19页
    1.2 索杆结构内力识别的主要研究问题与现状第19-31页
        1.2.1 频率法索力计算理论研究现状第19-24页
        1.2.2 索结构内力识别的影响因素研究第24-28页
        1.2.3 复杂边界条件下索结构内力识别的难点与现状第28-30页
        1.2.4 吊索索力识别与主缆找形间的关系第30-31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及内容第31-34页
        1.3.1 本文主要研究目标第31-32页
        1.3.2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第32-34页
第二章 振动频率法计算拉索索力的统一实用公式第34-57页
    2.1 引言第34-36页
    2.2 基于弦理论的统一实用公式第36-50页
        2.2.1 公式的推导第36-37页
        2.2.2 不同边界条件系数的确定第37-44页
        2.2.3 抗弯刚度的识别第44-45页
        2.2.4 算例验证第45-50页
    2.3 工程应用实例第50-56页
        2.3.1 鹤洞大桥拉索索力测试第50-52页
        2.3.2 三山西大桥吊杆索力测试第52-56页
    2.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三章 基于精确位移模式的动态有限元法第57-75页
    3.1 引言第57-58页
    3.2 位移模式第58-60页
    3.3 单元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的推导第60-68页
        3.3.1 单元刚度矩阵的推导第60-64页
        3.3.2 单元一致质量矩阵的推导第64-65页
        3.3.3 精确梁单元与普通梁单元的对比第65-68页
    3.4 算法逻辑与程序编制第68-72页
        3.4.1 已知轴力求频率第69-70页
        3.4.2 已知频率求轴力第70-72页
    3.5 算例验证和精度分析第72-74页
        3.5.1 结构自振频率和振型的求解第72-74页
        3.5.2 索力的求解第74页
    3.6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四章 多支承拉索内力识别的有限元法第75-90页
    4.1 引言第75-76页
    4.2 中间多支承拉索的内力识别方法第76-81页
        4.2.1 多支承拉索的横向振动理论第76-77页
        4.2.2 有限元模型简化和动力平衡方程的建立第77-79页
        4.2.3 索力识别程序编制第79-81页
    4.3 试验验证与工程应用第81-89页
        4.3.1 试验验证第81-82页
        4.3.2 工程应用第82-89页
    4.4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五章 带减振架吊索内力识别的有限元法第90-107页
    5.1 引言第90-91页
    5.2 带减振架的吊索内力识别方法第91-100页
        5.2.1 吊索系统介绍第91-92页
        5.2.2 新单元的构造第92-96页
        5.2.3 基于主从自由度的减振架等效处理方法第96-98页
        5.2.4 吊杆系统的频率方程第98-100页
    5.3 减振架等效为弹性支承的处理方法第100页
    5.4 工程实例分析第100-106页
        5.4.1 珠江黄埔大桥第100-103页
        5.4.2 矮寨特大桥第103-106页
    5.5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第六章 基于悬索找形理论的吊索内力识别方法第107-129页
    6.1 精确悬链线单元的构造第108-110页
        6.1.1 索单元力学平衡关系的建立第108-109页
        6.1.2 悬链线单元刚度矩阵第109-110页
    6.2 基于找形理论的吊索内力识别第110-115页
        6.2.1 悬索找形的非线性有限元法第110-112页
        6.2.2 已知“形”找“力”的方法第112页
        6.2.3 主缆水平力的确定第112-114页
        6.2.4 算例分析第114-115页
    6.3 工程实例分析第115-124页
        6.3.1 珠江黄埔大桥第115-120页
        6.3.2 矮寨特大桥第120-124页
    6.4 吊索内力识别方法对比分析第124-127页
    6.5 本章小结第127-129页
结论与展望第129-133页
    1 本文主要工作和结论第129-131页
    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31-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42-143页
致谢第143-144页
附件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索滑移分析的计算理论及其在索杆梁膜结构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沥青混合料细观疲劳机制与疲劳预估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