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中国绿松石颜色的成因、影响因素及分级研究

作者简介第6-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6-18页
    1.4 工作情况概述第18-19页
第二章 绿松石的颜色成因第19-38页
    2.1 蓝色-蓝绿-黄绿色第19-29页
    2.2 蓝色-浅蓝色第29-36页
    2.3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钒铀矿物对绿松石颜色的影响第38-54页
    3.1 艳黄绿色—艳绿色第39-48页
    3.2 暗浓绿色第48-50页
    3.3 颜色成因分析讨论第50-52页
    3.4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铁矿物对绿松石颜色的影响第54-80页
    4.1 针铁矿致色第54-62页
    4.2 赤铁矿致色第62-69页
    4.3 铁矿物致色分析讨论第69-71页
    4.4 酸处理实验第71-78页
    4.5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五章 磷灰石对绿松石颜色的影响第80-89页
    5.1 宝石学特征第80-85页
    5.2 颜色分析第85-87页
    5.3 本章小结第87-89页
第六章 孔隙度对绿松石颜色的影响第89-99页
    6.1 基于SEM绿松石的表面孔隙特征第89-92页
    6.2 不同孔隙充填方法对绿松石颜色的影响第92-97页
    6.3 本章小结第97-99页
第七章 绿松石的颜色分级第99-113页
    7.1 拍照方法及照片采集情况第99-101页
    7.2 色彩空间研究第101-103页
    7.3 中国绿松石的颜色分布特征第103-107页
    7.4 绿松石的颜色分级方法及规则第107-111页
    7.5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13-118页
    8.1 分析讨论第113-115页
    8.2 结论与创新点第115-117页
    8.3 研究展望第117-118页
致谢第118-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4页
附录1第124-125页
附录2第125-131页
附录3第131-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大数据的互联网短文本情感分析与研究
下一篇:分布式环境下数字地形分析并行化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