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我国医疗事故鉴定概述 | 第10-20页 |
(一) 我国医疗事故鉴定的概念界定及性质分析 | 第10-16页 |
1. 我国医疗事故鉴定的概念 | 第10-11页 |
2. 我国医疗事故鉴定的性质 | 第11-16页 |
(二) 我国医疗事故鉴定的原则 | 第16-17页 |
(三) 我国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 | 第17-18页 |
(四) 我国医疗事故鉴定的法律效果 | 第18页 |
(五) 我国医疗事故鉴定的救济途径 | 第18-20页 |
二、我国医疗事故鉴定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6页 |
(一) 鉴定主体缺乏足够的中立性 | 第20-21页 |
1. 医学会仍然不能完全摆脱行政色彩 | 第20-21页 |
2. 医学会自身具有行业利益保护倾向 | 第21页 |
(二) 专家鉴定组成员缺乏应有的法律知识 | 第21-22页 |
(三) 医疗事故鉴定实行合议制和集体负责制的缺限 | 第22页 |
(四) 鉴定启动程序上的缺陷 | 第22-24页 |
1. 首次鉴定的启动程序 | 第22-24页 |
2. 再次鉴定的启动程序 | 第24页 |
(五)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不服救济不完善 | 第24-26页 |
三、完善我国医疗事故鉴定的思考 | 第26-32页 |
(一) 改革医疗事故鉴定主体 | 第26-27页 |
(二) 建立医疗事故鉴定职业资格考试和职业资格制度 | 第27页 |
(三) 建立医疗事故鉴定人个人责任制度 | 第27-28页 |
(四) 完善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 第28-29页 |
1. 完善首次鉴定的启动程序 | 第28-29页 |
2. 完善再次鉴定的启动程序 | 第29页 |
(五) 完善对我国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不服的法律救济 | 第29-32页 |
1. 医疗事故鉴定的行政可诉性 | 第30页 |
2. 对医疗事故鉴定提起行政诉讼时应实行行政复议前置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