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第一章 内质网应激与TUDCA的研究概况 | 第11-15页 |
1.1 内质网应激机制 | 第11-13页 |
1.1.1 PERK途径 | 第11-12页 |
1.1.2 IRE1途径 | 第12页 |
1.1.3 ATF6途径 | 第12-13页 |
1.2 内质网应激在卵母细胞及早期胚胎中的研究 | 第13-14页 |
1.3 牛磺熊脱氧胆酸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体细胞核移植 | 第15-23页 |
2.1 克隆胚核重构 | 第15-16页 |
2.2 DNA甲基化与重编程 | 第16-18页 |
2.3 组蛋白与重编程 | 第18页 |
2.4 X染色体失活与重编程 | 第18-19页 |
2.5 提高体细胞核移植效率的方法 | 第19-23页 |
2.5.1 供体细胞选择 | 第19-20页 |
2.5.2 受体卵母细胞处理 | 第20页 |
2.5.3 卵母细胞激活 | 第20-21页 |
2.5.4 供体细胞和克隆胚胎的药物处理 | 第21-23页 |
实验部分 | 第23-43页 |
第三章 TUDCA对血清饥饿处理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 第23-34页 |
3.1 材料和设备 | 第23-24页 |
3.1.1 仪器设备和耗材 | 第23-24页 |
3.1.2 试剂和配制方法 | 第24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4-28页 |
3.2.1 原代牛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 | 第24页 |
3.2.2 细胞的传代培养 | 第24-25页 |
3.2.3 细胞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 第25页 |
3.2.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第25-27页 |
3.2.5 细胞周期和凋亡检测 | 第27页 |
3.2.6 成纤维细胞的H3K9ac染色 | 第27页 |
3.2.7 定量荧光强度 | 第27-28页 |
3.2.8 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28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28-31页 |
3.3.1 不同浓度TUDCA对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28页 |
3.3.2 TUDCA对牛成纤维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 第28-29页 |
3.3.4 凋亡相关基因在成纤维细胞中表达 | 第29-30页 |
3.3.5 100μM TUDCA处理对DNMT1和HDAC1表达的影响 | 第30页 |
3.3.6 100μM TUDCA对成纤维细胞H3K9ac水平的影响 | 第30-31页 |
3.4 讨论 | 第31-33页 |
3.5 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TUDCA处理供体细胞对牛体细胞核移植 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 第34-43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4.1.1 仪器设备 | 第34-35页 |
4.1.2 耗材、试剂和配方 | 第35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5-37页 |
4.2.1 供体细胞的准备 | 第35页 |
4.2.2 卵母细胞的收集和体外成熟(IVM)培养 | 第35-36页 |
4.2.3 体细胞核移植、融合、激活和胚胎培养 | 第36页 |
4.2.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第36-37页 |
4.2.5 囊胚的凋亡染色 | 第37页 |
4.2.6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 第37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37-41页 |
4.3.1 TUDCA对克隆胚体外发育的影响 | 第37-39页 |
4.3.2 TUDCA对体细胞核移植胚胎重编程的影响 | 第39页 |
4.3.3 TUDCA对克隆胚凋亡率的影响 | 第39-41页 |
4.4 讨论 | 第41-42页 |
4.5 小结 | 第42-43页 |
全文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