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Ⅰ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铜副族(IB族金属元素)论文--银Ag论文

光诱导法制备纳米片状银粉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4页
    1.1 纳米材料简介第13页
    1.2 纳米材料的基本特性第13-15页
    1.3 纳米材料的应用第15-20页
    1.4 片状纳米银的研究现状第20-29页
        1.4.1 制备方法的研究第20-26页
        1.4.2 生长机制的研究第26-29页
    1.5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学第29-32页
        1.5.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简介第29-31页
        1.5.2 表面等离子体的应用第31-32页
    1.6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第32-34页
        1.6.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2页
        1.6.2 论文研究的意义第32-34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34-41页
    2.1 实验试剂与设备第34-35页
        2.1.1 实验试剂第34页
        2.1.2 实验设备与测试仪器第34-35页
    2.2 实验方案第35页
        2.2.1 光诱导还原法的工艺流程第35页
        2.2.2 实验步骤第35页
    2.3 纳米材料的表征第35-41页
        2.3.1 纳米材料的测试手段第35-40页
            2.3.1.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35-36页
            2.3.1.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36-37页
            2.3.1.3 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第37-39页
            2.3.1.4 X射线衍射分析第39页
            2.3.1.5 粒度分析第39-40页
        2.3.2 本文采用的测试手段第40-41页
第三章 制备工艺条件对纳米银形态的影响第41-55页
    3.1 引言第41页
    3.2 纳米银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形貌的影响第41-44页
    3.3 激发波长的影响研究第44-48页
        3.3.1 实验设计第44页
        3.3.2 激发波长对形貌的影响第44-46页
        3.3.3 激发波长的作用机理第46-48页
    3.4 氧气的影响研究第48-50页
        3.4.1 实验设计第48页
        3.4.2 氧气对形貌的影响第48-50页
        3.4.3 氧气的作用机理第50页
    3.5 反应温度的影响研究第50-54页
        3.5.1 实验设计第51页
        3.5.2 反应温度对形貌的影响第51-52页
        3.5.3 反应温度对生长速率的影响第52-53页
        3.5.4 反应温度的作用机理第53-54页
    3.6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反应体系组成对纳米银形态的影响第55-70页
    4.1 引言第55页
    4.2 硝酸银浓度对形貌的影响第55-57页
    4.3 硼氢化钠的影响研究第57-61页
        4.3.1 硼氢化钠浓度对形貌的影响第57-61页
        4.3.2 硼氢化钠的作用机理第61页
    4.4 柠檬酸钠的影响研究第61-64页
        4.4.1 柠檬酸钠浓度对形貌的影响第61-64页
        4.4.2 柠檬酸钠的作用机理第64页
    4.5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影响研究第64-67页
        4.5.1 聚乙烯吡咯烷酮对形貌的影响第64-66页
        4.5.2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作用机理第66-67页
    4.6 溶胶稳定性的研究第67-68页
    4.7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5.1 结论第70-71页
    5.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81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iC_p/AA2009复合材料微观力学行为的高能X射线原位衍射研究
下一篇:东鞍山贫赤铁矿石阶段磨选新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