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 | 第10-11页 |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利用现状 | 第11页 |
·我国废旧塑料及其回收利用现状 | 第11-12页 |
·木塑复合材料概述 | 第12-13页 |
·植物纤维表面改性 | 第13-14页 |
·木塑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理论 | 第14-16页 |
·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国外木塑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国内木塑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木塑复合材料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木塑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 第20-21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1-24页 |
2. 杨木/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性能影响因素探析 | 第24-36页 |
·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 | 第24页 |
·实验原料 | 第24页 |
·实验设备 | 第24页 |
·杨木木粉粒径大小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24-27页 |
·实验步骤 | 第25页 |
·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第25-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27页 |
·高密度聚乙烯和偶联剂的含量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27-35页 |
·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用量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28-29页 |
·马来酸酐的用量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丙烯酸十八酯的用量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0页 |
·硅烷偶联剂的用量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0-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杨木木粉的表面特性 | 第36-46页 |
·实验原理 | 第36-37页 |
·杨木木粉表面自由能的测定原理 | 第36-37页 |
·毛细管上升法测定木粉表面接触角原理 | 第37页 |
·实验方法及步骤 | 第37-38页 |
·主要原料 | 第37页 |
·实验仪器 | 第37-38页 |
·接触角的测定步骤 | 第38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8-44页 |
·杨木木粉的表面自由能 | 第38-40页 |
·处理温度对杨木木粉表面自由能和表面极性的影响 | 第40-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4. 化学改性对杨木木粉表面特性的影响 | 第46-52页 |
·杨木木粉的表面改性 | 第46-47页 |
·实验药品 | 第46页 |
·原料 | 第46页 |
·实验仪器 | 第46页 |
·反应原理 | 第46-47页 |
·杨木木粉的改性方法 | 第47页 |
·改性杨木木粉表面特性的表征 | 第47-51页 |
·FTIR | 第47-48页 |
·改性杨木木粉的表面自由能及其分量 | 第48-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5. 杨木木粉的表面特性对其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52-60页 |
·实验原料和实验设备 | 第52页 |
·实验原料 | 第52页 |
·实验设备 | 第52页 |
·实验步骤 | 第52-53页 |
·木塑复合材料吸水率和厚度膨胀率测试方法 | 第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8页 |
·杨木木粉表面自由能和表面极性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3-55页 |
·杨木木粉表面自由能和表面极性对木塑复合材料吸水率和厚度膨胀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杨木木粉表面自由能和表面极性对木塑复合材料界面的影响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6.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个人简介 | 第66-68页 |
导师简介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