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光伏逆变器发展概述 | 第11-15页 |
1.2.1 光伏级联微逆变器的提出背景 | 第11-14页 |
1.2.2 国内外光伏组件级电力电子装置的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3 组件级电力电子逆变器系统拓扑结构 | 第15-17页 |
1.4 微逆变器控制及并网保护技术 | 第17-18页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光伏级联微逆变器运行原理 | 第20-27页 |
2.1 级联型微逆变器的级联原理 | 第20-22页 |
2.2 级联微逆变器的阶梯波调制原理 | 第22-24页 |
2.3 级联微逆变器的运行控制原理 | 第24-25页 |
2.4 级联微逆变器控制上面临的问题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级联微逆变器的调制及能量管理研究 | 第27-38页 |
3.1 级联阶梯波调制技术 | 第27-30页 |
3.1.1 最近电平逼近调制策略 | 第27-29页 |
3.1.2 消特定谐波调制策略 | 第29-30页 |
3.2 能量均衡控制策略 | 第30-35页 |
3.2.1 循环排序法 | 第31-33页 |
3.2.2 能量均衡输出方案 | 第33-35页 |
3.3 阶梯波调制波形分析 | 第35-37页 |
3.3.1 运行参数设计 | 第35页 |
3.3.2 调制波形检验、分析 | 第35-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并网光伏级联微逆变发电系统控制及保护策略 | 第38-53页 |
4.1 光伏级联微逆变器有功、无功控制 | 第38-44页 |
4.1.1 级联微逆变器并网模型简化 | 第38-39页 |
4.1.2 电压相位差—无功功率特性研究 | 第39-41页 |
4.1.3 有功无功控制稳定性研究 | 第41-44页 |
4.2 孤岛检测 | 第44-51页 |
4.2.1 VPP&O法的基本原理 | 第45-47页 |
4.2.2 VPP&O法的理论分析 | 第47-51页 |
4.3 孤岛检测仿真研究 | 第51-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光伏级联微逆变系统仿真实验测试 | 第53-73页 |
5.1 光伏级联微逆变器主电路参数选型及设计 | 第53-57页 |
5.2 光伏级联逆变器MPPT设计及测试 | 第57-60页 |
5.3 光伏级联微逆变系统并网仿真建模 | 第60-63页 |
5.4 光伏级联微逆变器能量管理仿真分析 | 第63-67页 |
5.4.1 光伏级联微逆变器能量管理设计、分析 | 第63页 |
5.4.2 光伏级联微逆变器能量管理仿真分析 | 第63-67页 |
5.5 光伏级联微逆变器有功无功控制仿真分析 | 第67-70页 |
5.5.1 有功无功控制参数设计 | 第67-69页 |
5.5.2 仿真测试 | 第69-70页 |
5.6 实验及对应仿真验证 | 第70-72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总结 | 第73-74页 |
6.2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附录Ⅰ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