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图像的采集与质量评价的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传统身份识别技术 | 第11页 |
1.1.2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 第11-13页 |
1.2 虹膜识别技术简介 | 第13-14页 |
1.2.1 虹膜识别的发展及现状 | 第13-14页 |
1.2.2 虹膜识别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结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虹膜识别系统综述 | 第16-26页 |
2.1 虹膜的生理结构 | 第16-17页 |
2.2 虹膜识别系统的工作流程 | 第17-18页 |
2.3 虹膜识别系统的性能指标 | 第18-20页 |
2.4 虹膜图像库 | 第20-21页 |
2.5 虹膜识别系统的研究动态分析 | 第21-25页 |
2.5.1 虹膜图像采集设备 | 第21-24页 |
2.5.2 虹膜图像质量评价 | 第24-25页 |
2.6 本文的解决方案 | 第25-26页 |
第3章 虹膜采集设备的设计与实现 | 第26-42页 |
3.1 虹膜采集的基本原理 | 第26页 |
3.2 影响采集图像质量的因素 | 第26-33页 |
3.2.1 光源 | 第26-27页 |
3.2.2 图像传感器 | 第27-29页 |
3.2.3 镜头 | 第29-32页 |
3.2.4 采集方式 | 第32-33页 |
3.2.5 工作电源 | 第33页 |
3.3 采集设备的设计与实现 | 第33-37页 |
3.3.1 采集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34-36页 |
3.3.2 采集设备的具体实现 | 第36-37页 |
3.4 实现结果与分析 | 第37-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虹膜图像质量评价 | 第42-60页 |
4.1 虹膜图像质量评价流程 | 第42页 |
4.2 虹膜图像质量粗评价 | 第42-44页 |
4.2.1 图像清晰度 | 第42-43页 |
4.2.2 虹膜可见度 | 第43-44页 |
4.3 虹膜图像质量精评价 | 第44-56页 |
4.3.1 虹膜定位 | 第44-48页 |
4.3.2 眼睑定位 | 第48-52页 |
4.3.3 虹膜旋转度 | 第52-53页 |
4.3.4 虹膜可见度 | 第53-54页 |
4.3.5 虹膜离心度 | 第54页 |
4.3.6 虹膜清晰度 | 第54-56页 |
4.4 基于SVM的虹膜图像综合质量评价 | 第56-59页 |
4.4.1 SVM原理介绍 | 第56-58页 |
4.4.2 基于SVM的多指标融合 | 第58-59页 |
4.4.3 SVM分类器设计 | 第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质量评价性能实验分析 | 第60-68页 |
5.1 实验数据库 | 第60页 |
5.2 基于主观一致性的质量评价准确性分析 | 第60-61页 |
5.3 基于识别率的质量评价预测性分析 | 第61-67页 |
5.3.1 虹膜图像预处理 | 第61-64页 |
5.3.2 特征提取与匹配 | 第64-65页 |
5.3.3 预测性实验分析 | 第65-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8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