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中空介孔SiO2微球负载Mn-N-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乙苯氧化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碳氮材料第11-13页
        1.2.1 氮化碳材料第12页
        1.2.2 氮掺杂碳材料第12-13页
    1.3 过渡金属氮碳材料第13-19页
        1.3.1 过渡金属氮化碳材料第14-16页
        1.3.2 过渡金属氮掺杂碳材料第16-19页
    1.4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第19-21页
    1.5 本论文拟开展的研究工作第21-23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23-30页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23-24页
        2.1.1 实验化学试剂第23-24页
        2.1.2 主要实验仪器第24页
    2.2 催化剂表征第24-26页
        2.2.1 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BET)第24-25页
        2.2.2 X-射线衍射(XRD)第25页
        2.2.3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5页
        2.2.4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角度环形暗视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HAADF-STEM)第25页
        2.2.5 热重和差热分析(TG-DTA)第25页
        2.2.6 紫外吸收光谱(UV-Vis)第25页
        2.2.7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第25页
        2.2.8 原子吸收光谱(AAS)第25-26页
        2.2.9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6页
    2.3 金属锰卟啉的合成第26-27页
        2.3.1 5-(4-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吩(CPTPP)的合成第26页
        2.3.2 5-(4-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锰卟啉(MnCPTPPCl)的合成第26-27页
    2.4 催化剂评价及气相分析方法的建立第27-30页
        2.4.1 乙苯氧化实验第27页
        2.4.2 乙苯氧化产物的定量分析第27-29页
        2.4.3 乙苯氧化产物的定量计算第29-30页
第3章 以氧化铁为硬模板制备中空介孔SiO_2微球负载Mn-N-C催化剂及其催化乙苯氧化性能的研究第30-41页
    3.1 催化剂制备第30-32页
        3.1.1 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制备第30页
        3.1.2 金属锰卟啉与氨基硅源的键联第30-31页
        3.1.3 纳米粒子与氨基硅源修饰的锰卟啉的键联第31页
        3.1.4 氧化铁-金属锰卟啉@二氧化硅的制备第31页
        3.1.5 Fe_2O_3纳米粒子与CTAB的去除第31页
        3.1.6. Mn-N-C@SiO_2的制备第31页
        3.1.7 Mn-N-C的制备第31-32页
    3.2 催化乙苯氧化实验第32页
        3.2.1 硬模板法所制备的Mn-N-C@SiO_2催化乙苯氧化实验第32页
        3.2.2 Mn-N-C催化乙苯氧化实验第32页
    3.3 催化剂结构、组成表征第32-38页
        3.3.1 氮气吸脱附表征与分析第32-33页
        3.3.2 UV-Vis表征与分析第33-34页
        3.3.3 FT-IR表征与分析第34页
        3.3.4 XRD表征与分析第34-35页
        3.3.5 TEM、STEM表征与分析第35-37页
        3.3.6 XPS表征与分析第37-38页
    3.4 催化乙苯氧化性能研究第38-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自模板法制备中空介孔SiO_2微球负载Mn-N-C催化剂及其催化乙苯氧化性能的研究第41-52页
    4.1 催化剂制备第41-42页
        4.1.1 掺杂金属锰卟啉的实心介孔SiO_2微球的制备第41页
        4.1.2 掺杂金属锰卟啉的中空介孔SiO_2微球的制备第41-42页
        4.1.3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负载Mn-N-C催化剂的制备第42页
        4.1.4 实心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第42页
        4.1.5 实心二氧化硅微球负载Mn-N-C催化剂的制备第42页
    4.2 催化乙苯氧化实验第42页
    4.3 催化剂结构、组成表征第42-49页
        4.3.1 氮气吸脱附表征与分析第42-44页
        4.3.2 UV-Vis表征与分析第44页
        4.3.3 FT-IR表征与分析第44-45页
        4.3.4 XRD表征与分析第45页
        4.3.5 SEM表征与分析第45-46页
        4.3.6 TEM、STEM表征与分析第46-47页
        4.3.7 XPS表征与分析第47-49页
    4.4 催化乙苯氧化性能研究第49-51页
    4.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浸渍法制备中空介孔SiO_2微球负载Mn-N-C催化剂及其催化乙苯氧化性能的研究第52-63页
    5.1 催化剂制备第52-53页
        5.1.1 中空介孔SiO_2微球的制备第52页
        5.1.2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负载金属锰卟啉催化剂的制备第52页
        5.1.3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负载Mn-N-C催化剂的制备第52-53页
        5.1.4 焙烧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第53页
        5.1.5 经APTES修饰后焙烧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第53页
    5.2 催化乙苯氧化实验第53页
    5.3 催化剂结构、组成表征第53-60页
        5.3.1 氮气吸脱附表征与分析第53-55页
        5.3.2 UV-Vis表征与分析第55-56页
        5.3.3 FT-IR表征与分析第56-57页
        5.3.4 XRD表征与分析第57页
        5.3.5 TEM、STEM表征与分析第57-59页
        5.3.6 XPS表征与分析第59-60页
    5.4 催化乙苯氧化性能研究第60-62页
    5.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5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5-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O)-H键转化的有机磷酸酯和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下一篇:南海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单体碳同位素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