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园林废弃物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其对水中铅的吸附效果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文献综述第11-17页
    1.1 园林废弃物现状第11-12页
    1.2 生物质炭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第12-13页
    1.3 生物质炭的环境效应第13-14页
        1.3.1 缓解全球温室气候效应第13页
        1.3.2 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第13页
        1.3.3 吸附降低污染物第13-14页
    1.4 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第14页
    1.5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方法第14-15页
    1.6 生物质炭对水体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研究第15-17页
2 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第17-19页
    2.1 研究背景第17页
        2.1.1 我国园林废弃物现状第17页
        2.1.2 我国水体重金属铅污染现状第17页
    2.2 研究内容第17-18页
        2.2.1 热解温度及原材料对生物质炭理化性质的影响第17-18页
        2.2.2 生物质炭对水中Pb~(2+)的吸附效果研究第18页
    2.3 研究目标第18页
    2.4 技术路线第18-19页
3 原材料和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炭理化特性的影响第19-34页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19-21页
        3.1.1 试验材料第19页
        3.1.2 生物质炭的制备第19-20页
        3.1.3 生物质炭理化特性分析方法第20页
        3.1.4 数理统计分析第20-21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1-30页
        3.2.1 生物质炭的产率第21页
        3.2.2 生物质炭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第21-24页
        3.2.3 生物质炭的pH及EC第24页
        3.2.4 生物质炭红外光谱分析第24-25页
        3.2.5 生物质炭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第25-28页
        3.2.6 生物质炭的~(13)C核磁共振图谱第28-30页
    3.3 讨论第30-33页
        3.3.1 原材料及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炭产率的影响第30页
        3.3.2 原材料及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炭表面特征的影响第30-31页
        3.3.3 原材料及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炭物理结构的影响第31页
        3.3.4 原材料及热解温度对化学成分及元素组成的影响第31-33页
    3.4 结论第33-34页
4 生物质炭对水中Pb~(2+)的吸附特性研究第34-42页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4-35页
        4.1.1 材料及试剂第34页
        4.1.2 试验方法第34页
        4.1.3 数据处理第34-35页
        4.1.4 数据分析第35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5-39页
        4.2.1 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35-36页
        4.2.2 动力学吸附试验第36-38页
        4.2.3 等温吸附试验第38-39页
    4.3 讨论第39-41页
        4.3.1 溶液初始pH对生物质炭吸附Pb~(2+)的影响第39-40页
        4.3.2 动力学吸附曲线第40页
        4.3.3 等温吸附曲线第40-41页
    4.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5 全文总结第42-44页
    5.1 结论第42页
    5.2 创新点第42-43页
    5.3 研究展望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52页
个人简介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导师简介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传统山地风景建筑因山构室理法及地域特色分析
下一篇:珐琅工艺在波西米亚风格服饰品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