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Ⅷ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

多种形貌特征Co3O4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4-28页
    1.1 引言第14页
    1.2 钴的简单化合物第14-17页
        1.2.1 氢氧化钴(Co(OH)_2)第14-15页
        1.2.2 羟基氧化钴(CoOOH)第15页
        1.2.3 氧化亚钴(CoO)第15-16页
        1.2.4 氧化钴(Co_2O_3)第16页
        1.2.5 四氧化三钴(Co_3O_4)第16-17页
    1.3 四氧化三钴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第17-23页
        1.3.1 水热/溶剂热法第17-18页
        1.3.2 溶胶-凝胶法第18-20页
        1.3.3 微乳液法第20-21页
        1.3.4 沉淀法第21-22页
        1.3.5 模板法第22-23页
        1.3.6 电沉积法第23页
    1.4 Co_3O_4纳米材料的应用第23-26页
        1.4.1 催化剂第24页
        1.4.2 超级电容器第24-25页
        1.4.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25-26页
        1.4.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26页
        1.4.5 压敏陶瓷第26页
    1.5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26页
    1.6 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第26-28页
第2章 Co(OH)_2到Co_3O_4纳米材料制备机理的研究第28-56页
    2.1 前言第28-29页
    2.2 实验部分第29-30页
        2.2.1 主要仪器第29页
        2.2.2 主要试剂第29-30页
        2.2.3 实验步骤第3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0-55页
        2.3.1 90℃不同OH~-:Co~(2+)比例的考察第31-36页
        2.3.2 50℃不同OH~-:Co~(2+)比例的影响第36-39页
        2.3.3 Co(OH)_2到Co_3O_4转化机理的研究第39-42页
        2.3.4 Co(OH)_2到CoOOH转化机理的研究第42-44页
        2.3.5 Co(OH)_2到Co_3O_4/CoOOH反应机理的研究第44-45页
        2.3.6 Co_3O_4纳米粒子的合成第45-50页
        2.3.7 Co_3O_4纳米粒子降解RhB性能的研究第50-55页
    2.4 小结第55-56页
第3章 草酸钴自牺牲模板法合成棒状Co_3O_4纳米材料及其催化性能研究第56-77页
    3.1 前言第56-57页
    3.2 实验部分第57-58页
        3.2.1 主要仪器第57页
        3.2.2 主要试剂第57页
        3.2.3 实验步骤第57-5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8-75页
        3.3.1 前驱体草酸钴(CoC_2O_4·2H_2O)的结构及形貌的表征第58-59页
        3.3.2 棒状Co_3O_4纳米材料的合成第59-70页
        3.3.3 Co_3O_4纳米棒的合成机理的研究第70-72页
        3.3.4 棒状Co_3O_4纳米材料的催化性能第72-75页
    3.4 小结第75-77页
第4章 柠檬酸辅助合成Co_3O_4纳米花及其性能研究第77-100页
    4.1 前言第77-78页
    4.2 实验部分第78-79页
        4.2.1 主要仪器第78页
        4.2.2 主要试剂第78页
        4.2.3 实验步骤第78-7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9-99页
        4.3.1 Co_3O_4纳米花样品的组成与形貌的表征第79-81页
        4.3.2 反应时间对样品的影响第81-83页
        4.3.3 前驱体考察第83-85页
        4.3.4 Na_3Cit量的考察第85-89页
        4.3.5 Co(Ⅱ)-citrate结构的分析第89-90页
        4.3.6 温度的考察第90-91页
        4.3.7 H_2O_2量的考察第91-93页
        4.3.8 表面活性剂pvp-k30的考察第93-94页
        4.3.9 NaOH的用量的考察第94-95页
        4.3.10 Co_3O_4纳米花的形成机理第95-96页
        4.3.11 Co_3O_4纳米花催化性能的研究第96-99页
    4.4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第5章 EDTANa_4诱导合成Co_3O_4纳米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第100-125页
    5.1 前言第100-101页
    5.2 实验部分第101-102页
        5.2.1 主要仪器第101页
        5.2.2 主要试剂第101页
        5.2.3 实验步骤第101-102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02-124页
        5.3.1 s-Co_3O_4纳米簇的组成及表征第103-104页
        5.3.2 反应时间对s-Co_3O_4纳米簇的影响第104-106页
        5.3.3 NaOH对s-Co_3O_4纳米簇的影响第106-110页
        5.3.4 EDTA-Na_4量对s-Co_3O_4纳米簇的影响第110-113页
        5.3.5 s-Co_3O_4纳米簇的合成机理第113-114页
        5.3.6 p-Co_3O_4纳米簇组成及表征第114-115页
        5.3.7 反应时间对p-Co_3O_4纳米簇的影响第115-118页
        5.3.8 EDTANa_4浓度对p-Co_3O_4纳米簇的考察第118-119页
        5.3.9 EDTANa_4量对p-Co_3O_4纳米簇的考察第119-120页
        5.3.10 NaOH量对p-Co_3O_4纳米簇的考察第120-122页
        5.3.11 Co_3O_4纳米簇材料降解RhB和AP的性能的研究第122-124页
    5.4 小结第124-125页
第6章 Zn掺杂Co_3O_4纳米立方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第125-142页
    6.1 前言第125-126页
    6.2 实验部分第126-127页
        6.2.1 主要仪器第126页
        6.2.2 主要试剂第126页
        6.2.3 实验步骤第126-127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27-141页
        6.3.1 前驱体的组成结构及形貌表征第127-129页
        6.3.2 样品的组成结构和形貌表征第129-131页
        6.3.3 反应历程的考察第131-133页
        6.3.4 Zn/Co比例对样品形貌的影响第133-135页
        6.3.5 ZnCo_2O_4纳米立方光学性质第135-136页
        6.3.6 ZnCo_2O_4材料催化降解RhB第136-137页
        6.3.7 直接催化H_2O_2第137-139页
        6.3.8 电催化H_2O_2性能第139-141页
    6.4 小结第141-142页
第7章 Co_3O_4纳米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第142-154页
    7.1 前言第142-143页
    7.2 实验部分第143-144页
        7.2.1 主要仪器第143页
        7.2.2 主要试剂第143页
        7.2.3 实验步骤第143-144页
    7.3 结果与讨论第144-153页
        7.3.1 Co_3O_4纳米颗粒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第144-146页
        7.3.2 Co_3O_4纳米棒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第146-148页
        7.3.3 Co_3O_4纳米花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第148-150页
        7.3.4 Co_3O_4纳米簇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第150-152页
        7.3.5 ZnCo_2O_4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第152-153页
    7.4 小结第153-154页
结论与展望第154-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82页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82-184页
致谢第184页

论文共1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晶体材料超精密加工亚表面损伤机理研究
下一篇:金属—陶瓷复合结合剂金刚石砂轮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