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黄宗羲诗学思想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7-15页
第一章 黄宗羲的生平与人生第15-29页
    第一节 黄宗羲的生平及创作情况第15-21页
    第二节 黄宗羲的人生定位第21-29页
        一、不仕新朝的遗民第21-24页
        二、遗民定位下的文化选择第24-29页
第二章 黄宗羲诗学思想中的“因变”第29-44页
    第一节“有品藻而无折衷”第29-33页
    第二节“有所学”与“无所学”之辨析第33-36页
    第三节 唐宋诗之争与黄宗羲的唐宋诗理论的论析第36-44页
        一、黄宗羲以前的唐宋诗之争概述第36-39页
        二、黄宗羲的唐宋诗理论第39-44页
第三章 黄宗羲诗学思想中的“性情论”第44-56页
    第一节 “诗以道性情”第45-49页
    第二节 “情”与“性”第49-52页
    第三节 “万古之性情”的意义第52-56页
        一、反抗意志的体现第52-53页
        二、传承爱国主义传统,保存血泪史第53-54页
        三、提高思想认识第54-55页
        四、缺点第55-56页
第四章 黄宗羲对古代诗学思想的重新阐释第56-67页
    第一节 对“温柔敦厚”的重新阐释第56-59页
    第二节 对“变风变雅”的辨析第59-63页
    第三节 对“兴观群怨”的新释第63-67页
第五章 黄宗羲诗学思想中的“诗史”观第67-79页
    第一节 黄宗羲之前“诗史”发展脉络第67-72页
    第二节 黄宗羲的“诗史”观第72-75页
    第三节 黄宗羲“诗史”观的意义第75-79页
        一、有意识的补史第75-77页
        二、“万古之性情”的体现第77-79页
第六章 “诗以道性情”---黄宗羲诗学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的体现第79-97页
    第一节“万古之性情”第79-94页
        一、诗史类第79-82页
        二、咏怀述志类第82-85页
        三、伤悼怀旧类第85-88页
        四、交游类第88-90页
        五、孝子与慈父——人伦大爱第90-94页
    第二节“一时之性情”——“人人都说家乡好”第94-97页
结语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4页
致谢第104-105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魏孝文帝文学研究
下一篇:暧昧与轻逸—新世纪视阈下的70后短篇小说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