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引言 | 第11-20页 |
1.1 茶树DNA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2 茶树DNA分子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1.2.1 指纹图谱的分类、概念及特点 | 第13页 |
1.2.2 茶树DNA分子指纹图谱研究 | 第13-16页 |
1.2.3 SSR分子标记检测方法研究 | 第16-17页 |
1.2.4 分子指纹图谱在茶树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1.3 研究思路及预期目标 | 第19-2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3.2 预期目标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茶树指纹图谱SSR核心引物筛选 | 第20-39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0-30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0-27页 |
2.1.2 试剂配制 | 第27页 |
2.1.3 DNA提取 | 第27-28页 |
2.1.4 SSR分析 | 第28-30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7页 |
2.2.1 SSR引物初筛 | 第30页 |
2.2.2 核心引物的确定 | 第30-36页 |
2.2.3 确定遗传多样性分析所需SSR引物数 | 第36-37页 |
2.3 讨论 | 第37-39页 |
2.3.1 SSR指纹图谱核心引物筛选 | 第37-38页 |
2.3.2 遗传多样性所需引物数目 | 第38-39页 |
第三章 我国茶树优良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 | 第39-4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3.1.2 SSR分析 | 第39-40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7页 |
3.2.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0-43页 |
3.2.2 聚类分析 | 第43-45页 |
3.2.3 遗传结构分析 | 第45-47页 |
3.3 讨论 | 第47-49页 |
3.3.1 遗传多样性 | 第47-48页 |
3.3.2 茶树品种聚类分析与遗传结构分析 | 第48-49页 |
第四章 我国茶树优良品种SSR指纹图谱构建 | 第49-57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49页 |
4.1.2 SSR分析 | 第49-50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5页 |
4.2.1 PAGE结果 | 第50-51页 |
4.2.2 CE结果 | 第51-52页 |
4.2.3 CE检测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比较 | 第52-53页 |
4.2.4 指纹图谱构建 | 第53-55页 |
4.3 讨论 | 第55-57页 |
4.3.1 CE在茶树品种鉴定中的可行性分析 | 第55-56页 |
4.3.2 茶树品种指纹图谱构建 | 第56-57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5.1 全文结论 | 第57-58页 |
5.2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作者简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