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3页 |
1.3.1 生态文明概念 | 第10-11页 |
1.3.2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 第11-12页 |
1.3.3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 第12-13页 |
1.4 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5 本文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 第18-28页 |
2.1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时代背景 | 第18-20页 |
2.1.1 世界范围内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的触动 | 第18-19页 |
2.1.2 国内生态环境问题 | 第19-20页 |
2.2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20-25页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 第20-21页 |
2.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 第21-22页 |
2.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态文明思想 | 第22-25页 |
2.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历程 | 第25-28页 |
2.3.1 萌芽阶段 | 第25-26页 |
2.3.2 发展阶段 | 第26页 |
2.3.3 成熟阶段 | 第26-28页 |
第3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8-42页 |
3.1 生态文明建设目的 | 第28-34页 |
3.1.1 生态民生观 | 第28-31页 |
3.1.2 生态生产力观 | 第31-34页 |
3.2 生态文明建设举措 | 第34-42页 |
3.2.1 绿色发展观 | 第34-36页 |
3.2.2 生态政治观 | 第36-39页 |
3.2.3 生态文化观 | 第39-40页 |
3.2.4 全球生态观 | 第40-42页 |
第4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意义 | 第42-45页 |
4.1 理论意义 | 第42-43页 |
4.1.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 第42页 |
4.1.2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第42-43页 |
4.1.3 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科学的新理论 | 第43页 |
4.2 现实意义 | 第43-45页 |
4.2.1 有利于改善中国生态环境的恶化 | 第43页 |
4.2.2 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43-44页 |
4.2.3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行为指南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