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 私法中的身份制度及其技术特征 | 第10-14页 |
(一) 身份一词的通常概念 | 第10-11页 |
(二) 私法中的身份及其技术特征 | 第11-14页 |
二、 身份的制度功能在私法中的变迁 | 第14-22页 |
(一) 私法中身份的变迁 | 第14-20页 |
1、 身份经历了由混合性身份到公私分离身份再到社会性之身份的过程 | 第14-15页 |
2、 身份经历了从发达时期到衰落时期再到复兴的过程 | 第15-17页 |
3 身份的作用由不正义之工具到矫正正义之利器 | 第17-19页 |
4、 从个体身份向社会群体身份继而向社会阶层身份的变迁 | 第19-20页 |
(二) 对“身份到契约”与“契约到身份”的联立解读 | 第20-22页 |
三、 现代私法中的身份 | 第22-33页 |
(一) 现代私法中身份关系类型模式分析 | 第22-28页 |
1、 个体人格性身份——网之内的每个点与点的关系 | 第22-24页 |
2、 团体中的身份——特定的面之中点与点的关系 | 第24-25页 |
3、 群体的身份——特定的面与面的关系 | 第25-27页 |
4、 市民身份——不特定的面与特定的点 | 第27-28页 |
(二)、现代私法中身份的作用方式 | 第28-33页 |
1、 身份权利和身份义务 | 第28-30页 |
2、 身份权力和身份责任 | 第30-31页 |
3、 身份利益 | 第31-33页 |
四、 身份之社会矫正正义功能探索——以农民身份利益实现为突破 | 第33-37页 |
(一) 农民身份利益之正当性 | 第33-34页 |
(二) 农民身份利益的实现 | 第34-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