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2页 |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11-12页 |
| 1.2 国内外天然气管道建设状况 | 第12-15页 |
| 1.2.1 国外天然气管道建设状况 | 第12-14页 |
| 1.2.2 国内天然气管道建设状况 | 第14-15页 |
| 1.3 输气管道减阻技术 | 第15-19页 |
| 1.3.1 内涂层技术 | 第15-16页 |
| 1.3.2 减阻剂减阻技术 | 第16-19页 |
| 1.4 天然气管输减阻剂的设计思路 | 第19-22页 |
| 第二章 减阻剂的合成与表征 | 第22-35页 |
| 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第22-23页 |
| 2.2 实验方法原理 | 第23-26页 |
| 2.2.1 Gemini 型减阻剂的合成 | 第23页 |
| 2.2.2 Bola 型减阻剂的合成 | 第23-26页 |
| 2.3 减阻剂的合成工艺优化 | 第26-29页 |
| 2.3.1 Gemini 型减阻剂正交表设计 | 第26-27页 |
| 2.3.2 Bola 型减阻剂正交表设计 | 第27-29页 |
| 2.4 产品表征 | 第29页 |
| 2.5 减阻剂缓蚀率评价 | 第29-30页 |
| 2.5.1 失重法 | 第29-30页 |
| 2.5.2 电极化曲线 | 第30页 |
| 2.6 SEM 电镜分析 | 第30-31页 |
| 2.7 XPS 分析 | 第31-32页 |
| 2.8 减阻评价方法 | 第32-33页 |
| 2.9 分子筛实验 | 第33-35页 |
| 第三章 Gemini 型减阻剂的合成与缓蚀性评价 | 第35-57页 |
| 3.1 Gemini 型减阻剂的合成 | 第35-40页 |
| 3.2 OPDO 与 CBDO 的结构表征 | 第40-43页 |
| 3.3 减阻剂缓蚀性能测定 | 第43-55页 |
| 3.3.1 OPDO 的缓蚀率 | 第44-47页 |
| 3.3.2 OPDO 的腐蚀动力学研究 | 第47-48页 |
| 3.3.3 OPDO 吸附模型 | 第48-50页 |
| 3.3.4 OPDO 电化学测试 | 第50-51页 |
| 3.3.5 CBDO 的缓蚀率 | 第51-52页 |
| 3.3.6 CBDO 的腐蚀动力学研究 | 第52-53页 |
| 3.3.7 CBDO 电化学测试 | 第53-55页 |
| 3.4 小结 | 第55-57页 |
| 第四章 Bola 型减阻剂的合成与缓蚀性评价 | 第57-74页 |
| 4.1 Bola 型减阻剂的合成 | 第57-68页 |
| 4.1.1 Bola 型 PEG 磷酸酯铵盐的合成 | 第57-60页 |
| 4.1.2 Bola 型 PEG 磷酸酯铵盐结构表征 | 第60-61页 |
| 4.1.3 Bola 型咪唑啉结构的合成 | 第61-64页 |
| 4.1.4 Bola 型咪唑啉的结构表征 | 第64-68页 |
| 4.2 减阻剂缓蚀性能测定 | 第68-72页 |
| 4.2.1 腐蚀速率和缓蚀率 | 第68-70页 |
| 4.2.2 腐蚀动力学研究 | 第70-71页 |
| 4.2.3 吸附模型 | 第71-72页 |
| 4.4 小结 | 第72-74页 |
| 第五章 减阻剂的复配和室内评价 | 第74-91页 |
| 5.1 减阻剂复配后的缓蚀性能研究 | 第74-81页 |
| 5.1.1 最佳复配比例确定 | 第74-79页 |
| 5.1.2 与常用缓蚀剂对比 | 第79-81页 |
| 5.2 减阻剂的室内评价 | 第81-87页 |
| 5.2.1 成膜厚度测定 | 第81-85页 |
| 5.2.2 SEM 测试 | 第85-87页 |
| 5.3 XPS 表征 | 第87-89页 |
| 5.4 小结 | 第89-91页 |
| 第六章 减阻剂减阻性能评价 | 第91-107页 |
| 6.1 减阻性能评价方法 | 第91-93页 |
| 6.2 环道评价结果 | 第93-102页 |
| 6.2.1 Gemini 型减阻剂的环道评价 | 第95-100页 |
| 6.2.2 Bola 型减阻剂的环道评价 | 第100-102页 |
| 6.3 减阻剂对分子筛的影响 | 第102-106页 |
| 6.3.1 减阻剂 CBDO 对分子筛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 6.3.2 减阻剂 OPDO 对分子筛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 6.4 小结 | 第106-107页 |
| 第七章 天然气减阻剂减阻机理探讨 | 第107-114页 |
| 7.1 输气管道水力摩阻及成因 | 第107-109页 |
| 7.2 天然气管输减阻机理 | 第109-113页 |
| 7.2.1 光滑减阻机理 | 第109-110页 |
| 7.2.2 粘弹减阻机理 | 第110-113页 |
| 7.2.3 光滑减阻与粘弹减阻共同作用 | 第113页 |
| 7.3 小结 | 第113-114页 |
| 结论 | 第114-11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6-12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23-124页 |
| 致谢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