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氮化碳系列新型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5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1.1 光催化技术的研究背景第12页
        1.1.2 光催化反应基本原理第12-13页
    1.2 可见光响应型光催化材料第13-18页
        1.2.1 氮化碳系列光催化剂第13-15页
        1.2.2 银基系列光催化剂第15-16页
        1.2.3 石墨烯基光催化剂第16-17页
        1.2.4 硫化物系列光催化剂第17-18页
    1.3 可见光响应型光催化材料的开发和设计方法第18-23页
        1.3.1 煅烧法第19-20页
        1.3.2 水热法第20-21页
        1.3.3 球磨法第21-22页
        1.3.4 沉淀法第22-23页
        1.3.5 磁控溅射法第23页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3-25页
        1.4.1 研究目的第23-24页
        1.4.2 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二章 Ag-Ag_2O/g-C_3N_4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25-38页
    2.1 前言第25-26页
    2.2 仪器与方法第26-27页
        2.2.1 实验药品第26页
        2.2.2 仪器设备第26-27页
        2.2.3 光催化剂的合成第27页
        2.2.4 光催化剂活性实验第2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7-37页
        2.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27-28页
        2.3.2 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28-29页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第29-31页
        2.3.4 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能谱(EDS)分析第31-32页
        2.3.5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分析第32-33页
        2.3.6 光电流(PT)分析第33-34页
        2.3.7 光催化活性研究第34-35页
        2.3.8 捕获实验第35-36页
        2.3.9 光催化机理第36-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GO/Ag_3PO_4/g-C_3N_4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38-54页
    3.1 前言第38-39页
    3.2 仪器与方法第39-41页
        3.2.1 实验药品第39-40页
        3.2.2 仪器设备第40页
        3.2.3 光催化剂的合成第40-41页
        3.2.4 光催化剂活性实验第4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1-53页
        3.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41-42页
        3.3.2 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42-43页
        3.3.3 拉曼(Raman)分析第43-44页
        3.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第44-46页
        3.3.5 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分析第46-47页
        3.3.6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分析第47-48页
        3.3.7 光电流(PT)分析和荧光(PL)分析第48-49页
        3.3.8 光催化活性研究第49-51页
        3.3.9 捕获实验第51-52页
        3.3.10 光催化机理第52-53页
    3.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GO/MoS_2/g-C_3N_4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54-71页
    4.1 前言第54-55页
    4.2 仪器与方法第55-57页
        4.2.1 实验药品第55-56页
        4.2.2 仪器设备第56页
        4.2.3 光催化剂的合成第56-57页
        4.2.4 光催化剂活性实验第5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7-70页
        4.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57-58页
        4.3.2 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58-59页
        4.3.3 拉曼(Raman)分析第59-60页
        4.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第60-62页
        4.3.5 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能谱(EDS)分析第62-63页
        4.3.6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分析第63页
        4.3.7 光电流(PT)分析、阻抗分析(EIS)和荧光(PL)分析第63-65页
        4.3.8 光催化活性研究第65-67页
        4.3.9 循环实验第67页
        4.3.10 捕获实验和电子自旋共振(ESR)实验第67-69页
        4.3.11 光催化机理第69-70页
    4.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5.1 结论第71-72页
    5.2 创新点第72页
    5.3 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86页
致谢第86-87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酸功能型离子液体催化异丁烷/异丁烯烷基化反应研究
下一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降解菌株的筛选及相关降解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