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7-31页 |
1.1 阻燃剂的概述 | 第17页 |
1.2 阻燃剂的分类 | 第17-29页 |
1.2.1 卤系阻燃剂 | 第17-18页 |
1.2.2 无机阻燃剂 | 第18页 |
1.2.3 氮系阻燃剂 | 第18页 |
1.2.4 硅系阻燃剂 | 第18-19页 |
1.2.5 磷系阻燃剂 | 第19-20页 |
1.2.6 含DOPO结构的磷杂菲结构阻燃剂 | 第20-29页 |
1.3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9-31页 |
1.3.1 研究意义 | 第29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含DOPO结构的磷硅聚合物阻燃剂制备及其应用 | 第31-56页 |
2.1 引言 | 第31页 |
2.2 设计思路 | 第31-32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32-35页 |
2.3.1 原料及来源 | 第32-34页 |
2.3.2 含DOPO结构磷硅聚合物阻燃剂FRSR的制备 | 第34-35页 |
2.3.2.1 聚磷硅氧烷阻燃剂(DOPO-VMDMS)的合成 | 第34页 |
2.3.2.2 碱胶的制备 | 第34页 |
2.3.2.3 含DOPO结构的磷硅聚合物阻燃剂FRSR的制备 | 第34-35页 |
2.3.3 测试与表征 | 第35页 |
2.3.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测定 | 第35页 |
2.3.3.2 核磁表征 | 第35页 |
2.3.3.3 热降解行为 | 第35页 |
2.3.3.4 凝胶渗透色谱 | 第35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5-46页 |
2.4.1 DOPO-VMDMS的合成反应过程 | 第35-36页 |
2.4.2 含DOPO结构的磷硅聚合物阻燃剂FRSR的制备 | 第36-40页 |
2.4.2.1 催化剂的选择 | 第37页 |
2.4.2.2 聚合反应温度的选择 | 第37-38页 |
2.4.2.3 分子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2.4.2.4 反应时间 | 第39页 |
2.4.2.5 封端剂的用量 | 第39-40页 |
2.4.2.6 后处理时间 | 第40页 |
2.4.3 中间体DOPO-VMDMS的结构表征 | 第40-42页 |
2.4.4 含DOPO结构的磷硅聚合物阻燃剂FRSR的结构表征 | 第42-44页 |
2.4.5 含DOPO结构的磷硅聚合物阻燃剂FRSR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44-46页 |
2.5 含DOPO结构的磷硅聚合物阻燃剂FRSR在PC/ABS中的应用 | 第46-50页 |
2.5.1 阻燃PC/ABS合金的制备 | 第46页 |
2.5.2 性能测试 | 第46-47页 |
2.5.2.1 极限氧指数 | 第46页 |
2.5.2.2 垂直燃烧 | 第46页 |
2.5.2.3 热降解行为 | 第46页 |
2.5.2.4 SEM测试 | 第46-47页 |
2.5.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0页 |
2.5.3.1 阻燃PC/ABS合金的阻燃性能 | 第47页 |
2.5.3.2 PC/ABS及其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 第47-48页 |
2.5.3.3 PC / ABS及其复合材料残炭的扫描电镜分析 | 第48-49页 |
2.5.3.4 PC/ABS及阻燃PC / ABS体系的相容性 | 第49-50页 |
2.6 含DOPO结构的磷硅聚合物阻燃剂在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中的应用 | 第50-54页 |
2.6.1 基础胶的制备 | 第50-51页 |
2.6.1.1 基础胶I的制备 | 第50页 |
2.6.1.2 基础胶II的制备 | 第50-51页 |
2.6.2 阻燃硅橡胶的制备 | 第51页 |
2.6.3 性能测试 | 第51-52页 |
2.6.3.1 极限氧指数 | 第51页 |
2.6.3.2 垂直燃烧 | 第51-52页 |
2.6.3.3 热降解行为 | 第52页 |
2.6.4 结果与讨论 | 第52-54页 |
2.6.4.1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及阻燃体系的阻燃性能 | 第52-53页 |
2.6.4.2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及阻燃体系的热重分析 | 第53-5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三章 含DOPO结构的磷氮硅聚合物阻燃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 第56-89页 |
3.1 引言 | 第56页 |
3.2 设计思路 | 第56-57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57-64页 |
3.3.1 原料及来源 | 第57-59页 |
3.3.2 原料及试剂的预处理 | 第59-60页 |
3.3.2.1 无水DMF的制备 | 第59页 |
3.3.2.2 无水三乙胺的制备 | 第59页 |
3.3.2.3 无水THF的制备 | 第59-60页 |
3.3.3 含DOPO结构的磷氮硅聚合物阻燃剂的制备 | 第60-63页 |
3.3.3.13,13-二氢八苯基双层倍半硅氧烷的合成(DDSQ) | 第60-61页 |
3.3.3.2 DOPO衍生物(DOPO-Ph-ene,DOPO-Ph-yne)的制备 | 第61-63页 |
3.3.3.3 含DOPO结构的磷氮硅聚合物阻燃剂(DDSQ-N-P-ene/yne)的制备 | 第63页 |
3.3.4 测试与表征 | 第63-64页 |
3.3.4.1 核磁表征 | 第63页 |
3.3.4.2 质谱表征 | 第63页 |
3.3.4.3 热降解行为 | 第63-64页 |
3.3.4.4 凝胶渗透色谱 | 第64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64-78页 |
3.4.1 合成条件探讨 | 第64-67页 |
3.4.1.1 含不饱和键DOPO衍生物条件探讨 | 第64-65页 |
3.4.1.2 含DOPO结构的磷氮硅聚合物阻燃剂合成条件的探讨 | 第65-67页 |
3.4.2 DDSQ的结构表征 | 第67-69页 |
3.4.3 DOPO衍生物(DOPO-Ph-ene,DOPO-Ph-yne)的结构与表征 | 第69-74页 |
3.4.3.14-((4-羟基亚苄基)氨基)苯酚的结构表征 | 第69-70页 |
3.4.3.2 DOPO-Ph的结构表征 | 第70-71页 |
3.4.3.3 DOPO-Ph-ene的结构表征 | 第71-72页 |
3.4.3.4 DOPO-Ph-yne的结构表征 | 第72-74页 |
3.4.4 含DOPO结构的磷氮硅聚合物阻燃剂(DOPO-N-P-ene/yne)结构表征 | 第74-77页 |
3.4.5 DOPO-N-P-ene/yne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77-78页 |
3.5 含DOPO结构的磷氮硅聚合物阻燃剂在PC/ABS中的应用 | 第78-87页 |
3.5.1 阻燃PC/ABS合金的制备工艺 | 第78-79页 |
3.5.2 性能测试 | 第79-80页 |
3.5.2.1 极限氧指数 | 第79页 |
3.5.2.2 垂直燃烧 | 第79页 |
3.5.2.3 热降解行为 | 第79-80页 |
3.5.2.4 微型量热仪 | 第80页 |
3.5.2.5 SEM测试 | 第80页 |
3.5.3 结果与讨论 | 第80-87页 |
3.5.3.1 PC/ABS合金及阻燃PC / ABS体系的相容性 | 第80-81页 |
3.5.3.2 PC/ABS-DDSQ-N-P-yne (or ene)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81-83页 |
3.5.3.3 PC / ABS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 第83-85页 |
3.5.3.4 PC / ABS及其复合材料残炭的扫描电镜分析 | 第85-8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结论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