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1.1 选题目的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17-19页 |
1.4.1 论文创新点 | 第17-18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9-28页 |
2.1 工业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等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页 |
2.1.1 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 | 第19页 |
2.1.2 工业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 | 第19页 |
2.2 工业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测算方法 | 第19-21页 |
2.2.1 产品技术含量指标(TC指数) | 第19-20页 |
2.2.2 技术附加值指标(PRODY指数) | 第20-21页 |
2.2.3 相对贸易优势指数(RTA) | 第21页 |
2.2.4 其他测定指数 | 第21页 |
2.3 出口商品技术结构分类方法研究 | 第21-23页 |
2.4 粗糙集理论 | 第23-24页 |
2.5 中国出口商品技术结构研究文献 | 第24-25页 |
2.6 中国出口商品贸易效率研究文献 | 第25-26页 |
2.7 文献综述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测定及贸易效率模型构建 | 第28-35页 |
3.1 分析思路 | 第28页 |
3.2 模型构建 | 第28-35页 |
3.2.1 指标选取及调整 | 第28-30页 |
3.2.2 分类方法---相对值分割法 | 第30-32页 |
3.2.3 粗糙集理论 | 第32页 |
3.2.4 随机前沿模型 | 第32-33页 |
3.2.5 随机前沿贸易引力模型的设定 | 第33-34页 |
3.2.6 数据来源及数据说明 | 第34-35页 |
第4章 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实证分析 | 第35-48页 |
4.1 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变迁 | 第35-40页 |
4.1.1 相对值分割法分类结果 | 第35页 |
4.1.2 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以及占比变化 | 第35-37页 |
4.1.3 不同类型的分类方法测度的结果比较 | 第37-39页 |
4.1.4 SITC Rev.3 三位编码与四位编码结果比较 | 第39-40页 |
4.2 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技术结构比较分析 | 第40-47页 |
4.2.1 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 第40-42页 |
4.2.2 与发展中大国的比较 | 第42-45页 |
4.2.3 与亚洲周边国家的比较 | 第45-47页 |
4.3 本章小节 | 第47-48页 |
第5章中国各技术等级工业制成品出口效率的实证分析 | 第48-58页 |
5.1 模型介绍 | 第48页 |
5.2 假设检验 | 第48-50页 |
5.3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5.4 中国各技术等级工业制成品出口效率分析 | 第52-53页 |
5.5 中国各技术等级工业制成品贸易潜力测算 | 第53-55页 |
5.6 贸易效率模型影响因素分析 | 第55-58页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8-65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8-62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