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1 有关负向情绪及其干预的研究 | 第10页 |
1.2.2 有关福利院老人情绪困扰的研究 | 第10-11页 |
1.2.3 有关福利院老人负向情绪干预的研究 | 第11页 |
1.2.4 有关ABC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 | 第11-12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4.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4.2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5.1 文献研究 | 第13页 |
1.5.2 实地研究 | 第13-14页 |
1.6 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1.6.1 ABC理论 | 第14页 |
1.6.2 福利院老人 | 第14-15页 |
1.6.3 负向情绪 | 第15页 |
1.6.4 社会工作介入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福利院老人负向情绪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 第16-20页 |
2.1 福利院基本情况介绍 | 第16页 |
2.2 福利院老人负向情绪的特点 | 第16-17页 |
2.2.1 老人个体存在的负向情绪 | 第16-17页 |
2.2.2 老人群体存在的负向情绪 | 第17页 |
2.3 福利院老人负向情绪的原因分析 | 第17-20页 |
2.3.1 老人自身原因 | 第18页 |
2.3.2 福利院环境原因 | 第18-19页 |
2.3.3 老人支持系统原因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确定服务介入方案 | 第20-27页 |
3.1 理论选择 | 第20-24页 |
3.1.1 ABC理论 | 第20页 |
3.1.2 ABC理论的由来 | 第20-21页 |
3.1.3 支撑ABC理论的价值观 | 第21-22页 |
3.1.4 ABC理论的内容 | 第22-24页 |
3.2 服务目标 | 第24页 |
3.2.1 服务介入的总目标 | 第24页 |
3.2.2 服务介入的具体目标 | 第24页 |
3.3 服务操作 | 第24-26页 |
3.3.1 服务过程 | 第24-25页 |
3.3.2 服务策略 | 第25-26页 |
3.4 服务效果评估方法 | 第26-27页 |
3.4.1 对ABC理论干预服务的效果评估 | 第26页 |
3.4.2 对服务对象改变的评估 | 第26页 |
3.4.3 对工作员的介入服务评估 | 第26-27页 |
第四章 ABC理论对福利院老人负向情绪的实务干预 | 第27-42页 |
4.1 ABC理论对老人个体负向情绪的实务干预 | 第27-36页 |
4.1.1 老人个体负向情绪案例介绍 | 第27-28页 |
4.1.2 具体干预过程 | 第28-35页 |
4.1.3 效果评估 | 第35-36页 |
4.2 ABC理论对老人群体负向情绪实务干预 | 第36-42页 |
4.2.1 老人群体负向情绪案例介绍 | 第36-37页 |
4.2.2 具体干预过程 | 第37-41页 |
4.2.3 效果评估 | 第41-4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2-45页 |
5.1 结论 | 第42页 |
5.2 讨论 | 第42-45页 |
5.2.1 ABC理论干预福利院老人负向情绪的优势 | 第42-43页 |
5.2.2 ABC理论干预福利院老人负向情绪的不足 | 第43-44页 |
5.2.3 ABC理论干预福利院老人负向情绪的尝试性建议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