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家具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20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3 述评第16-17页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2 研究方法第18页
    1.5 研究技术路线图第18-20页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20-24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0-21页
        2.1.1 家具制造业的相关概念第20页
        2.1.2 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概念及分类第20-21页
        2.1.3 耦合协调度的相关概念第21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21-23页
        2.2.1 分工理论第21-22页
        2.2.2 价值链理论第22页
        2.2.3 系统耦合理论第22页
        2.2.4 协调发展理论第22-23页
    2.3 本章小结第23-24页
3 家具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第24-39页
    3.1 家具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第24-31页
        3.1.1 家具制造业总体发展现状分析第24-28页
        3.1.2 各省市家具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第28-30页
        3.1.3 家具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第30-31页
    3.2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第31-36页
        3.2.1 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发展现状分析第31-33页
        3.2.2 各省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第33-36页
        3.2.3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第36页
    3.3 家具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现状分析第36-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4 家具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度评价与分析第39-59页
    4.1 家具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第39-43页
        4.1.1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第39页
        4.1.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第39-43页
        4.1.3 指标数据的来源第43页
    4.2 家具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度评价与分析的模型构建第43-47页
        4.2.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第43-44页
        4.2.2 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与分析方法第44-45页
        4.2.3 耦合协调度函数第45-46页
        4.2.4 灰色关联分析第46页
        4.2.5 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第46-47页
    4.3 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与分析第47-48页
    4.4 家具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测算结果与分析第48-54页
        4.4.1 家具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测算结果第48-49页
        4.4.2 家具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结果分析第49-50页
        4.4.3 家具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第50-52页
        4.4.4 家具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对应分析第52-54页
    4.5 家具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度测算结果与分析第54-58页
        4.5.1 家具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度测算结果第54-55页
        4.5.2 家具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度测算结果分析第55-58页
    4.6 家具制造业发展水平与两个产业耦合协调度的灰色关联分析第58页
    4.7 本章小结第58-59页
5 促进家具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第59-65页
    5.1 构建和完善家具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的互动机制第59-60页
        5.1.1 优化和完善生产性服务业针对家具制造业的服务第59-60页
        5.1.2 鼓励家具制造业寻求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合作第60页
    5.2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第60-62页
        5.2.1 为家具制造业提供生产性配套服务第60页
        5.2.2 优化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和市场环境第60-61页
        5.2.3 促进产学研合作第61页
        5.2.4 构建家具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交流沟通的公共服务平台第61-62页
    5.3 区域层面促进家具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第62-64页
        5.3.1 家具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处于中级共生水平的区域第62页
        5.3.2 家具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处于初级共生水平的区域第62-63页
        5.3.3 家具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处于无共生水平的区域第63-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结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附录1 家具制造业相关数据第73-75页
附录2 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数据第75-8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1-82页
致谢第82-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TRIZ理论的JZ电气公司产品创新管理研究
下一篇:成本粘性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