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心脏疾病论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论文

磷酸肌酸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及肾脏保护作用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主要符号表第13-14页
前言第14-18页
病例与材料第18-20页
    1.1 研究对象第18-19页
        1.1.1 入选标准第18页
        1.1.2 排除标准第18页
        1.1.3 实验分组第18-19页
    1.2 仪器与试剂第19-20页
        1.2.1 实验仪器第19页
        1.2.2 实验试剂第19-20页
研究方法第20-24页
    2.1 临床资料第20页
    2.2 标本留取第20页
    2.3 观察指标第20页
    2.4 诊断标准第20-21页
        2.4.1 对比剂肾病第20-21页
        2.4.2 心肌损伤第21页
        2.4.3 低血钾症第21页
        2.4.4 低钙血症第21页
        2.4.5 低磷血症第21页
    2.5 检测方法及原理第21-23页
        2.5.1 肌钙蛋白I第21-22页
        2.5.2 胱抑素C第22页
        2.5.3 胆固醇第22页
        2.5.4 谷草转氨酶第22页
        2.5.5 谷丙转氨酶第22-23页
        2.5.6 血磷第23页
        2.5.7 血钙第23页
    2.6 统计学方法第23-24页
结果第24-30页
    3.1 两组术前基本情况比较第24-25页
    3.2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第25页
    3.3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第25页
    3.4 两组电解质情况比较第25-26页
    3.5 两组肝脏功能情况比较第26页
    3.6 两组心肌损伤情况比较第26-27页
    3.7 两组术后肾功能情况比较第27-28页
    3.8 两组术后CIN发生率情况比较第28页
    3.9 CIN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第28-30页
讨论第30-46页
    4.1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的概述第30-32页
        4.1.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第30页
        4.1.2 临床应用第30-31页
        4.1.3 不良事件第31-32页
    4.2 PCI手术中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防治第32-34页
    4.3 造影剂肾病(CIN)在PCI手术中的发生机制及防治第34-41页
        4.3.1 造影剂第35-36页
        4.3.2 危险因素第36-37页
        4.3.3 发生机制第37页
        4.3.4 诊断标志物第37-38页
        4.3.5 电解质紊乱第38-39页
        4.3.6 防治措施第39-41页
    4.4 磷酸肌酸的作用机制及在PCI围手术期的应用第41-46页
        4.4.1 心肌能量代谢的机制第41页
        4.4.2 缺血性心脏病心肌能量代谢的机制第41-42页
        4.4.3 外源性磷酸肌酸对心肌的保护第42-44页
        4.4.4 外源性磷酸肌酸对肾脏的保护第44-46页
结论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50-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序列分解和符号化的心率失常信号分析方法研究
下一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和自噬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及Sirt1的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