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移动自组网抗毁性研究与仿真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8-10页
        1.1.1 移动自组网的特征第9-10页
        1.1.2 移动自组网的应用场景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移动自组网理论研究第10-14页
        1.2.2 移动自组网建模仿真第14-15页
        1.2.3 网络抗毁性研究第15页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第15-16页
    1.4 本文的结构第16-17页
第二章 相关技术与相关研究工作第17-29页
    2.1 移动自组网路由协议第17-20页
        2.1.1 AODV协议第17-18页
        2.1.2 DSDV协议第18-19页
        2.1.3 OLSR协议第19-20页
    2.2 图论基础第20-25页
        2.2.1 时间变化图第20-21页
        2.2.2 中心性度量第21-23页
        2.2.3 连通性度量第23-25页
    2.3 移动模型第25-28页
        2.3.1 随机步行移动模型第25-26页
        2.3.2 随机路点移动模型第26页
        2.3.3 高斯—马尔科夫移动模型第26-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移动自组网建模第29-49页
    3.1 概述第29页
    3.2 构建有效的拓扑图第29-31页
    3.3 节点传输距离的影响第31-35页
    3.4 建模流程第35-39页
        3.4.1 构建静态子图第36-38页
        3.4.2 生成静态加权图第38页
        3.4.3 生成关键节点序列第38-39页
        3.4.4 评估网络连通性第39页
    3.5 数据分析第39-48页
        3.5.1 高斯—马尔科夫移动模型分析第39-43页
        3.5.2 随机路点移动模型分析第43-48页
    3.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移动自组网抗毁性仿真第49-72页
    4.1 概述第49页
    4.2 NS-3网络仿真器介绍第49-51页
        4.2.1 网络仿真器第49-50页
        4.2.2 NS-3网络仿真器特点第50页
        4.2.3 NS-3的网络基本组件第50-51页
    4.3 仿真环境及其参数设定第51-52页
        4.3.1 仿真环境介绍第51页
        4.3.2 仿真参数设定第51-52页
    4.4 仿真模块搭建第52-61页
        4.4.1 获取关键节点序列第53页
        4.4.2 创建节点第53-54页
        4.4.3 设置移动模型第54-57页
        4.4.4 创建网络设备第57-58页
        4.4.5 安装网络协议栈第58-60页
        4.4.6 安装应用程序第60页
        4.4.7 仿真平台运行第60-61页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61-71页
        4.5.1 高斯—马尔科夫移动模型分析第61-66页
        4.5.2 随机路点移动模型分析第66-71页
    4.6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5.1 本文总结第72页
    5.2 工作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致谢第79-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紫外光固化稀土高分子复合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我国反恐刑事政策研究--以人权保障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