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世界各国新闻事业论文--中国论文

我国地方日报与受众间交互性传播行为研究--以成都地区四家日报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交互性传播的含义第9-12页
     ·交互性传播在传统大众媒体中的涵义与发展第9-11页
     ·交互性传播在网络环境中的延伸定义第11-12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研究背景第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交互性传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6-17页
第二章 我国地方日报的交互性传播劣势分析第17-27页
   ·媒介使用层面的劣势分析第18-21页
     ·受众选择信息自由度小第18-19页
     ·受众反馈信息渠道狭窄第19-20页
     ·受众对信息的重构力弱第20-21页
   ·传播形态层面的劣势分析第21-23页
     ·信息传递速率低第21-22页
     ·制作流程封闭第22页
     ·发行方式单一第22-23页
   ·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劣势分析第23-25页
     ·在重大突发事件中持续竞争力不够第23-24页
     ·报道过程中现场感缺乏第24页
     ·事件报道形式单一第24-25页
   ·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分析第25-27页
     ·地域亲近性原则的缺失第25-26页
     ·受众结构变化导致广告价值下降第26-27页
第三章 我国地方日报交互性传播行为分析第27-44页
   ·报纸采编环节分析第29-37页
     ·报纸制作流程中的研究样本分析第29-31页
     ·对栏目采编人员的深入访谈研究第31-34页
     ·版面交互平台上的双向“议程设置”第34-37页
   ·媒介经营环节的交互性行为分析第37-39页
     ·广告业务环节第37-38页
     ·发行业务环节第38-39页
   ·媒介策划活动环节的可行性分析第39-44页
     ·地方性日报对社区新闻的策划环节第39页
     ·突发新闻事件策划环节第39-40页
     ·新闻热点策划环节第40-42页
     ·品牌推广环节第42-44页
第四章 基于网络平台进行交互性传播行为分析第44-56页
   ·与商业性网络媒体合作的可行性分析第44-47页
     ·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整合第44-45页
     ·竞争优势的互补第45-46页
     ·采编人员的数字化培养第46-47页
   ·我国地方日报的网络媒介形态分析第47-49页
     ·网络版的开辟第47-48页
     ·电子报的创立第48-49页
   ·利用网络平台加强采编环节的交互性传播第49-53页
     ·报纸的网页化版式设计第50-51页
     ·利用微博加强与受众间的交互性传播第51-53页
   ·具有区域特性网络平台的搭建第53-56页
     ·综合性信息发布平台的搭建第53-54页
     ·区域性新闻网站的建立第54-56页
第五章 我国地方日报交互性传播模式的建构第56-68页
   ·建构交互性传播模式的理论依据第56-60页
     ·期待-价值模式与媒介使用研究第56-57页
     ·传-受交流模式对“媒体特征变量”的影响第57-60页
   ·从效果层面建构交互性传播模式第60-63页
     ·交互性传播方式第60-61页
     ·交互性传播程度第61-63页
   ·我国地方日报交互性传播模式的建构类型第63-68页
     ·从媒介形态层面进行模式的建构第63页
     ·从受众使用媒介层面进行模式的建构第63-65页
     ·模式建构在媒介交互研究中的应用第65-68页
结语第68-69页
注释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致谢第74-75页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子媒介影响下的戏曲传播研究
下一篇: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对行政决策的影响研究--以厦门“PX”事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