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广泛利用的野生动物制品 | 第10-11页 |
1.2 开发利用对野外种群的影响 | 第11-12页 |
1.3 野生动物养殖业的利与弊 | 第12-13页 |
1.3.1 野生动物养殖业的保护作用 | 第12页 |
1.3.2 人工养殖业带来的新问题 | 第12-13页 |
1.4 野生动物制品来源鉴别的策略与方法 | 第13-15页 |
1.4.1 形态学分析 | 第13-14页 |
1.4.2 生理变化分析 | 第14-15页 |
1.5 新方法研究思路 | 第15-18页 |
1.5.1 理论推想 | 第15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2 利用α-辅肌动蛋白-3 的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鉴别野生与人工饲养的北美水貂 | 第18-25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1页 |
2.2.1 ACTN3启动子区域的克隆及其CpG岛的预测 | 第18-19页 |
2.2.2 水貂ACTN3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分析 | 第19-21页 |
2.2.3 数据分析 | 第21页 |
2.3 结果 | 第21-22页 |
2.3.1 ACTN3启动子区域及检测位点 | 第21-22页 |
2.3.2 ACTN3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程度 | 第22页 |
2.3.3 利用基因甲基化程度判别样品来源的有效性 | 第22页 |
2.4 讨论 | 第22-24页 |
2.4.1 利用ACTN3启动子甲基化程度鉴别动物骨骼肌来源的有效性 | 第22-24页 |
2.4.2 利用基因甲基化水平的组间差异鉴别动物骨骼肌来源的可行性 | 第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野生与饲养王锦蛇骨骼肌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差异的研究 | 第25-40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25-31页 |
3.2.1 总DNA的酶切与测序 | 第25-27页 |
3.2.2 MethylRAD数据统计 | 第27页 |
3.2.3 王锦蛇基因组的重测序 | 第27-30页 |
3.2.4 重测序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3.2.5 数据评估与拼接 | 第31页 |
3.3 结果 | 第31-37页 |
3.3.1 MethylRAD检测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3.3.2 重测序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3.3.3 MethylRAD检测序列的定位与分析 | 第35-37页 |
3.4 讨论 | 第37-39页 |
3.4.1 重测序分析 | 第37页 |
3.4.2 具有极端组间甲基化水平差异但多拷贝的检测序列应用 | 第37-38页 |
3.4.3 MethylRAD技术筛选骨骼肌来源鉴别基因的优越性 | 第38页 |
3.4.4 MethylRAD技术的局限性 | 第38-39页 |
3.4.5 后续工作 | 第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附录 | 第46-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