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谟经验主义政治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17页 |
Abstract | 第17-21页 |
导论 | 第22-45页 |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第22-25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5-41页 |
三、 方法论选择 | 第41-43页 |
四、 研究角度和基本思路 | 第43-45页 |
第一章 休谟生活的英国社会和启蒙时代 | 第45-97页 |
第一节 休谟生活的英国社会 | 第46-58页 |
一、 “光荣革命”前后英国社会政治环境 | 第46-49页 |
二、 “罗伯特统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 第49-51页 |
三、 英格兰及苏格兰的商业社会 | 第51-56页 |
四、 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合并与发展不平衡 | 第56-58页 |
第二节 休谟所处启蒙时代的政治话语 | 第58-75页 |
一、 辉格主义论辩的政治话语 | 第59-65页 |
二、 自然法的政治话语 | 第65-72页 |
三、 古典共和主义的政治话语 | 第72-75页 |
第三节 休谟所处启蒙时代的认识论“气候” | 第75-97页 |
一、 启蒙时代认识世界的历史方式 | 第76-81页 |
二、 启蒙时代认识世界的“力学范式” | 第81-87页 |
三、 启蒙时代古典经验主义的“经验”模式 | 第87-97页 |
第二章 休谟政治思想的经验主义内核 | 第97-140页 |
第一节 休谟经验主义政治思想的观念论 | 第99-115页 |
一、 观念论的背景 | 第99-104页 |
二、 观念的起源 | 第104-108页 |
三、 观念的类型和联系 | 第108-109页 |
四、 几种特定观念解析 | 第109-115页 |
第二节 休谟经验主义政治思想的知识论 | 第115-132页 |
一、 知识与信念 | 第115-119页 |
二、 知识与因果关系 | 第119-131页 |
三、 知识论的怀疑主义结论及其政治后果 | 第131-132页 |
第三节 休谟经验主义政治思想的方法论 | 第132-140页 |
一、 获得知识的实验方法 | 第132-134页 |
二、 休谟政治思想中的经验主义原则 | 第134-135页 |
三、 休谟经验主义政治思想的修辞学 | 第135-140页 |
第三章 休谟经验主义政治思想中的道德理论 | 第140-183页 |
第一节 休谟经验主义道德理论的认知基础 | 第140-144页 |
一、 休谟分析道德问题的经验方法 | 第140-143页 |
二、 对诸种道德分类和判断的经验标准 | 第143-144页 |
第二节 休谟之前道德哲学的转变 | 第144-157页 |
一、 马基雅维利以后新道德哲学的兴起 | 第144-146页 |
二、 英格兰的道德哲学 | 第146-154页 |
三、 苏格兰启蒙运动中道德哲学的“道德感”转向 | 第154-157页 |
第三节 休谟经验主义道德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157-183页 |
一、 道德区别的来源问题 | 第157-168页 |
二、 “趣味”与道德的客观性 | 第168-176页 |
三、 道德哲学中的休谟颠覆 | 第176-183页 |
第四章 休谟经验主义政治思想中的正义理论 | 第183-206页 |
第一节 休谟之前英格兰的正义理论 | 第184-190页 |
一、 霍布斯的正义理论 | 第184-186页 |
二、 洛克政府理论中的正义思想 | 第186-190页 |
第二节 休谟论正义的人为属性及其起源 | 第190-201页 |
一、 正义的人为属性 | 第190-193页 |
二、 正义与财产权的起源 | 第193-201页 |
第三节 休谟论正义与财产规则 | 第201-206页 |
一、 正义的三个基本规则 | 第201-202页 |
二、 财产权与政治社会 | 第202-206页 |
第五章 休谟经验主义政治思想中的政府理论 | 第206-218页 |
第一节 政府的产生及其基础 | 第206-214页 |
一、 原始契约与政府的产生 | 第206-210页 |
二、 政治权威的基础和必要性 | 第210-214页 |
第二节 英国宪政的稳定性与宗派纷争 | 第214-218页 |
一、 休谟对英国党争的看法 | 第214-216页 |
二、 休谟论英国宪政的稳定性与革命的权利 | 第216-218页 |
第六章 休谟经验主义政治思想的价值 | 第218-244页 |
第一节 休谟经验主义政治思想的历史价值 | 第218-224页 |
一、 休谟对于“光荣革命”和汉诺威体制的捍卫 | 第218-221页 |
二、 休谟对“罗伯特统治”的政治争论的再争论 | 第221-224页 |
第二节 休谟经验主义政治思想的理论价值 | 第224-235页 |
一、 休谟政治思想中的历史维度 | 第224-228页 |
二、 休谟政治思想中的“古今之辩” | 第228-232页 |
三、 休谟政治思想的世俗风格 | 第232-235页 |
第三节 休谟经验主义政治思想的现实价值 | 第235-244页 |
一、 开启新政治科学的基础 | 第235-237页 |
二、 对于社会转型的启蒙意义 | 第237-244页 |
结束语 | 第244-249页 |
参考文献 | 第249-257页 |
致谢 | 第257-25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2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