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前言 | 第7-9页 |
第一部分 绪论 | 第9-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一) 祖国传统医学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认识 | 第9页 |
(二) 现代医学对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认识 | 第9-10页 |
(三) 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早期进食的研究 | 第10页 |
(四) 中西医对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现状 | 第10-12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4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第14-21页 |
一、研究设计 | 第14页 |
二、研究对象与场所 | 第14-16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14-15页 |
(二) 纳入和排除标准 | 第15页 |
(三) 研究场所 | 第15-16页 |
三、干预方法与内容 | 第16-17页 |
(一) 三组术后护理干预方法比较 | 第16-17页 |
(二) 三组共同接受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 第17页 |
四、观察指标 | 第17-18页 |
(一) 一般资料 | 第17页 |
(二) 术后观察指标 | 第17-18页 |
五、统计分析及数据处理 | 第18-19页 |
六、质量控制 | 第19页 |
七、伦理要求 | 第19-20页 |
(一) 遵循尊重自主原则 | 第19页 |
(二) 遵循保密的原则 | 第19页 |
(三) 遵循有利无害原则 | 第19-20页 |
八、研究路线 | 第20-21页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第21-28页 |
一、一般资料 | 第21-22页 |
(一) 年龄分布比较 | 第22页 |
(二) 性别分布比较 | 第22页 |
(三) 手术方式及术中情况比较 | 第22页 |
二、临床研究结果 | 第22-27页 |
(一) 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 第22-23页 |
(二) 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 第23页 |
(三) 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白细胞计数比较 | 第23-26页 |
(四) 术后腹痛、腹胀情况比较 | 第26-27页 |
三、不良事件 | 第27-28页 |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 第28-33页 |
一、吴茱萸的药用价值及吴茱萸热熨的作用机制 | 第28-29页 |
二、吴茱萸热熨足三里临床疗效分析 | 第29-33页 |
(一) 吴茱萸热熨足三里联合早期进食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 第29-30页 |
(二) 吴茱萸热熨联合早期进食方法能改善术后低白蛋白情况 | 第30页 |
(三) 吴茱萸热熨足三里联合早期进食能改善患者术后腹痛腹胀 | 第30-31页 |
(四) 吴茱萸热熨联合早期进食的方法对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 第31页 |
(五) 创新性与局限性 | 第31-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附表 | 第38-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文献综述 | 第46-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