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页 |
<中文关键词> | 第2-3页 |
<英文摘要> | 第3页 |
<英文关键词> | 第3页 |
1 引言 | 第6-12页 |
1.1 立题背景 | 第6-9页 |
1.2 应用性状相关性进行选择育种的概况 | 第9-11页 |
1.3 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在牧草选择育种中的重要性 | 第11页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2 试验材料与种植方式 | 第12-15页 |
2.1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材料 | 第12页 |
2.2 测试与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3 结果分析 | 第15-17页 |
3.1 越冬率分析 | 第15页 |
3.2 灌溉及旱作条件下地上及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分布 | 第15页 |
3.3 产量构成因素的平均值及变异系数的分析 | 第15-16页 |
3.4 产量构成因素的多元回归和多元相关分析 | 第16页 |
3.5 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 第16-17页 |
4 讨论 | 第17-19页 |
4.1 关于牧草的适应性 | 第17-18页 |
4.2 灌溉及旱作条件下牧草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情况 | 第18页 |
4.3 灌溉及旱作条件下牧草产量构成因素确定 | 第18-19页 |
5 结论 | 第19-28页 |
6 附表、附图 | 第28-32页 |
7 致谢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9 作者简历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