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物化学论文

蓝藻色素蛋白的生物合成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绪论第12-27页
    1.1 藻胆蛋白第12-14页
    1.2 藻胆色素第14-16页
    1.3 裂合酶催化合成色素蛋白第16-18页
    1.4 光敏色素第18-19页
    1.5 蓝细菌光敏色素第19-21页
    1.6 荧光蛋白研究现状第21-23页
    1.7 色素荧光蛋白的应用第23-24页
    1.8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24-27页
2 聚球藻WH8102藻红蛋白大肠杆菌体内合成研究第27-45页
    2.1 引言第27-28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8-38页
    2.3 各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第38页
    2.4 CpeY/Z催化聚球藻WH8102的CpeA连接PEB第38-42页
    2.5 SYNW2007、MpeU、SYNW2019等与MpeA的体内重组第42-43页
    2.6 本章小结第43-45页
3 结合藻尿胆素的藻胆蛋白大肠杆菌体内合成第45-61页
    3.1 引言第45-46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46-48页
    3.3 PecA结合PUB的大肠杆菌体内合成第48-51页
    3.4 PecE和PecF的同源性分析第51-53页
    3.5 裂合异构酶RpcG催化PecA和RpcA结合PUB或PVB第53-58页
    3.6 天然RpcA的分离与鉴定第58页
    3.7 裂合异构酶RpcG不能单独异构藻胆色素第58-59页
    3.8 本章小结第59-61页
4 异源连接的色素蛋白在大肠杆菌体内合成第61-70页
    4.1 引言第61-62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62-63页
    4.3 RpcA异源连接多种藻胆色素第63-66页
    4.4 PecA和CpcA异源结合PEB第66-67页
    4.5 CpcB和PecB突变体异源结合PEB第67-68页
    4.6 本章小结第68-70页
5 基于GAF结构域的色素蛋白在大肠杆菌体内合成第70-80页
    5.1 引言第70-71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71-72页
    5.3 GAF3结构域自催化结合PCB或PΦB第72-73页
    5.4 PCB-GAF3和PΦB-GAF3具有可逆光致变色效应第73-77页
    5.5 色素蛋白变性后的光谱分析第77-78页
    5.6 PCB-GAF3和PΦB-GAF3的SDS-PAGE电泳第78-79页
    5.7 本章小结第79-80页
6 色素蛋白在大肠杆菌体内合成中的简化第80-97页
    6.1 引言第80-81页
    6.2 材料与方法第81-86页
    6.3 融合基因的构建第86-87页
    6.4 PecA、CpcB与融合蛋白重组细胞产物光谱分析第87-88页
    6.5 酶融合前后色素蛋白荧光活性的比较第88-89页
    6.6 重组色素蛋白纯化后吸收和荧光光谱第89-92页
    6.7 色素蛋白的SDS-PAGE电泳第92-93页
    6.8 表达色素蛋白的活细胞荧光成像第93-95页
    6.9 本章小结第95-97页
7 构建基于蓝细菌光敏色素GAF结构域的新型荧光蛋白第97-117页
    7.1 引言第97-98页
    7.2 材料与方法第98-102页
    7.3 融合基因的构建第102-105页
    7.4 融合前后色素蛋白荧光活性比较第105-106页
    7.5 色素蛋白PCB-GAF3:HO1:PcyA光谱分析第106-110页
    7.6 荧光色素蛋白PCB-GAF3:HO1:PcyA显微镜观察第110-112页
    7.7 ApcA:HO1:PcyA的光谱图以及活细胞显微镜观察第112-114页
    7.8 在包埋PCB-GAF3:HO1:PcyA的PVA膜上演示光致变色效应.第114-115页
    7.9 本章小结第115-117页
8 总结与展望第117-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34页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4-136页
附录2 缩略词(Abbreviation)第136-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反馈支持向量回归算法与ASM2D在污水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脉冲电催化氧化处理染料废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