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6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34页 |
1.2.1 基于图像处理方法的沥青混合料研究 | 第15-20页 |
1.2.2 基于细观数值模型的沥青混合料研究 | 第20-28页 |
1.2.3 颗粒材料的力链研究 | 第28-3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4-3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1.3.2 研究路线 | 第35-36页 |
第二章 沥青混合料数字试件的二维重构研究 | 第36-47页 |
2.1 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的组成 | 第36-37页 |
2.2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 第37-38页 |
2.2.1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特点 | 第37-38页 |
2.2.2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 | 第38页 |
2.3 AC-13 截面图像处理研究 | 第38-44页 |
2.3.1 AC-13 截面图像的灰度直方图 | 第39-40页 |
2.3.2 AC-13 截面的图像增强 | 第40-41页 |
2.3.3 AC-13 截面的图像复原 | 第41-42页 |
2.3.4 AC-13 截面的图像分割 | 第42页 |
2.3.5 AC-13 截面的图像二值化 | 第42-44页 |
2.4 AC-13 数字试件的生成 | 第44-46页 |
2.5 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沥青混合料细观本构模型及宏、细观参数对应关系 | 第47-62页 |
3.1 沥青混合料组成成分的细观力学模型 | 第47-50页 |
3.1.1 沥青砂浆内部接触处的刚度模型 | 第47-48页 |
3.1.2 集料内部、相邻集料间接触处的刚度模型 | 第48-49页 |
3.1.3 集料和砂浆间接触处的刚度模型 | 第49-50页 |
3.1.4 沥青混合料内部的滑动和粘结模型 | 第50页 |
3.2 刚度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50-54页 |
3.2.1 集料内部、集料间刚度模型参数 | 第51-52页 |
3.2.2 沥青砂浆内部刚度模型参数 | 第52-54页 |
3.3 Burger's 模型细观参数的确定 | 第54-61页 |
3.3.1 正弦加载下的 Burger's 模型 | 第54-55页 |
3.3.2 Burger's 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55-58页 |
3.3.3 沥青砂浆的 Burger's 模型细观参数 | 第58-60页 |
3.3.4 集料/沥青砂浆的 Burger's 模型细观参数 | 第60-61页 |
3.3.5 滑动和粘结模型细观参数 | 第61页 |
3.4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沥青混合料中颗粒间接触力力链特性的试验研究 | 第62-75页 |
4.1 颗粒间接触力力链的试验检测方法 | 第62-66页 |
4.1.1 电子天平称重法 | 第62-64页 |
4.1.2 复写纸压痕法 | 第64页 |
4.1.3 光弹性应力分析法 | 第64-66页 |
4.2 颗粒间接触力力链的试验研究 | 第66-74页 |
4.2.1 光弹性应力试验 | 第66-70页 |
4.2.2 复写纸压痕试验 | 第70-74页 |
4.3 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沥青混合料中颗粒间接触力力链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75-99页 |
5.1 沥青混合料模型的力链分析 | 第75-85页 |
5.1.1 集料细观模型的构建 | 第75-76页 |
5.1.2 集料细观模型的力链分析 | 第76-80页 |
5.1.3 沥青混合料细观模型的构建 | 第80-81页 |
5.1.4 沥青混合料细观模型的力链分析 | 第81-85页 |
5.2 马歇尔试件的细观模型 | 第85-88页 |
5.2.1 数字模型构建 | 第85-86页 |
5.2.2 接触本构模型及参数选取 | 第86-87页 |
5.2.3 劈裂强度和配位数指标计算 | 第87-88页 |
5.3 马歇尔数字试件力学特性的影响因素 | 第88-92页 |
5.3.1 沥青性质的影响 | 第88-89页 |
5.3.2 集料性质的影响 | 第89-91页 |
5.3.3 加载条件的影响 | 第91-92页 |
5.4 马歇尔数字试件细观响应的影响因素 | 第92-97页 |
5.4.1 沥青性质的影响 | 第92-95页 |
5.4.2 集料性质的影响 | 第95-96页 |
5.4.3 加载条件的影响 | 第96-97页 |
5.5 小结 | 第97-99页 |
第六章 沥青混合料各组成成分细观参数的获取 | 第99-120页 |
6.1 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制备 | 第99-100页 |
6.2 沥青砂浆试件的制备 | 第100-103页 |
6.2.1 配合比设计 | 第100-101页 |
6.2.2 试件的制备 | 第101-103页 |
6.3 沥青混合料和沥青砂浆宏观参数的测定及分析 | 第103-117页 |
6.3.1 试验设备与步骤 | 第103-104页 |
6.3.2 沥青砂浆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4-112页 |
6.3.3 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12-117页 |
6.4 沥青混合料和沥青砂浆细观参数的获取 | 第117-118页 |
6.5 小结 | 第118-120页 |
第七章 沥青混合料的虚拟试验及细观特性分析 | 第120-131页 |
7.1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 | 第120-121页 |
7.2 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121-123页 |
7.3 沥青混合料数字试件内部力链分析 | 第123-127页 |
7.3.1 集料内部的力链分布 | 第123-124页 |
7.3.2 砂浆内部的力链分布 | 第124-125页 |
7.3.3 集料/砂浆界面处的力链分布 | 第125-126页 |
7.3.4 接触力力链的量化分析 | 第126-127页 |
7.4 沥青混合料数字试件内部位移场分析 | 第127-128页 |
7.5 沥青混合料数字试件内部速度场分析 | 第128-129页 |
7.6 小结 | 第129-131页 |
主要结论与建议 | 第131-134页 |
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31-133页 |
2. 主要创新点 | 第133页 |
3.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133-134页 |
附录 1 细观模型参数的计算结果 | 第134-136页 |
附录 2 集料和砂浆的位移场(10Hz) | 第136-139页 |
附录 3 集料和砂浆的速度场(10Hz) | 第139-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55-157页 |
致谢 | 第157-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