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 第10-11页 |
1.2 混凝土箱梁裂缝的基本概念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关于箱梁温度应力及裂缝研究的现状 | 第12-14页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特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混凝土箱梁的开裂机理分析 | 第15-20页 |
2.1 箱梁裂缝的类型 | 第15页 |
2.2 箱梁产生裂缝的原因 | 第15-18页 |
2.2.1 箱梁混凝土收缩裂缝的机理 | 第15-17页 |
2.2.2 早期温度应力裂缝的机理 | 第17-18页 |
2.3 其他因素对箱梁开裂的影响 | 第18-19页 |
2.3.1 结构设计对裂缝的影响 | 第18页 |
2.3.2 施工工艺对裂缝影响 | 第18-19页 |
2.3.3 拆模养护箱梁的影响 | 第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场理论 | 第20-33页 |
3.1 混凝土的材料组成 | 第20-21页 |
3.2 混凝土的水化原理 | 第21-24页 |
3.2.1 水泥水化反应 | 第21-22页 |
3.2.2 水泥水化特性 | 第22-23页 |
3.2.3 水泥水化热 | 第23页 |
3.2.4 混凝土水化热的计算 | 第23-24页 |
3.3 混凝土温度的计算 | 第24-27页 |
3.3.1 绝热条件下温升计算 | 第24-25页 |
3.3.2 混凝土表面温度计算 | 第25-27页 |
3.4 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的求解 | 第27-33页 |
3.4.1 水化热传导的边界条件 | 第27-28页 |
3.4.2 温度场的有限元解法 | 第28-30页 |
3.4.3 温度应力与裂缝的关系 | 第30-33页 |
第四章 某大桥 30 米箱梁早期水化热温度试验 | 第33-54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33页 |
4.2 箱梁试验概况 | 第33-38页 |
4.2.1 箱梁构造图及基本参数 | 第33-37页 |
4.2.2 试验目的 | 第37页 |
4.2.3 试验内容 | 第37-38页 |
4.3 试验具体实施 | 第38-40页 |
4.3.1 箱梁测点布置 | 第38-40页 |
4.3.2 试验设备 | 第40页 |
4.3.3 试验的实施 | 第40页 |
4.4 箱梁试验结果 | 第40-49页 |
4.4.1 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 第40-45页 |
4.4.2 数据结果分析 | 第45-49页 |
4.5 箱梁水化温度的计算 | 第49-52页 |
4.5.1 箱梁水化热温度的计算 | 第49-51页 |
4.5.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箱梁早期温度应力场的 ANSYS 有限元分析 | 第54-64页 |
5.1 箱梁早期温度应力模拟分析 | 第54页 |
5.1.1 ANSYS 有限元分析的原理及概述 | 第54页 |
5.1.2 ANSYS 热分析步骤 | 第54页 |
5.2 箱梁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54-59页 |
5.2.1 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54-56页 |
5.2.2 相关参数设置 | 第56页 |
5.2.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56页 |
5.2.4 荷载施加及求解 | 第56-57页 |
5.2.5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5.3 箱梁不同截面温度应力有限元分析 | 第59-64页 |
5.3.1 参数和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59页 |
5.3.2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9-64页 |
第六章 箱梁裂缝防治的研究 | 第64-69页 |
6.1 箱梁裂缝控制 | 第64-66页 |
6.1.1 材料和配合比的选择 | 第64页 |
6.1.2 优化结构设计 | 第64-65页 |
6.1.3 优化工艺,加强管控 | 第65-66页 |
6.2 混凝土裂缝的判断和检测 | 第66-67页 |
6.3 箱梁裂缝处理方法 | 第67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结语和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