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序言 | 第7页 |
一、侦查阶段撤案权概述 | 第7-14页 |
(一) 侦查撤案权的概念和性质 | 第7-9页 |
1. 侦查撤案权的概念 | 第7-8页 |
2. 侦查撤案权的性质探讨 | 第8-9页 |
(二) 侦查撤案权的特点 | 第9-13页 |
1. 侦查撤案权的行使主体 | 第10-11页 |
2. 侦查撤案权的适用阶段 | 第11-12页 |
3. 侦查撤案权的行使条件 | 第12页 |
4. 侦查撤案权的行使程序 | 第12-13页 |
(三) 侦查撤案权的分类简析 | 第13-14页 |
二、侦查撤案监督权的基本原理 | 第14-26页 |
(一) 侦查撤案监督权的界定 | 第14-17页 |
1. 侦查撤案监督权的基本概念 | 第15-16页 |
2. 侦查撤案监督权的性质 | 第16页 |
3. 侦查撤案监督权的主要特点 | 第16-17页 |
(二) 侦查撤案监督权的行使要素 | 第17-21页 |
1. 侦查撤案监督权的行使主体 | 第17-18页 |
2. 侦查撤案监督权的行使条件 | 第18页 |
3. 侦查撤案监督权的范围探析 | 第18-20页 |
4. 侦查撤案监督权的对象 | 第20页 |
5. 侦查撤案监督权的行使程序探析 | 第20-21页 |
(三) 侦查撤案监督权对维护司法公正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意义 | 第21-26页 |
1. 侦查撤案监督可以有效阻断冤假错案的产生 | 第21-22页 |
2. 侦查撤案监督可以有效防止侦查监督的缺位 | 第22页 |
3. 侦查撤案监督可以纠正侦查机关滥用职权的问题 | 第22-23页 |
4. 侦查撤案监督可以维护司法公正 | 第23页 |
5. 侦查撤案监督可以改进检察机关立案监督工作 | 第23-24页 |
6. 侦查撤案监督能够强化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 | 第24页 |
7. 侦查撤案监督能有效阻止冤假错案发生的诉讼原理分析 | 第24-26页 |
三、侦查撤案监督权的立法及司法实践分析 | 第26-33页 |
(一) 国外侦查撤案监督权的现状考察 | 第26-29页 |
1. 法国侦查撤案监督制度 | 第26-27页 |
2. 德国侦查羁押期间的撤案监督模式 | 第27页 |
3. 意大利刑诉法有关侦查撤案监督权规定 | 第27-28页 |
4. 俄罗斯的侦查中止和终止刑事追究制度 | 第28-29页 |
(二) 侦查撤案监督权的国内立法现状 | 第29页 |
(三) 侦查撤案监督权缺失所产生的弊端 | 第29-30页 |
1. 公安机关自行撤案无法得到及时有力监督 | 第29页 |
2. 侦查撤案监督权的缺失容易导致放纵犯罪 | 第29-30页 |
3. 侦查撤案制度不健全导致侦查权滥用,规避立案监督 | 第30页 |
4. 检察机关的立案监督权和侦查监督权受到削弱 | 第30页 |
5. 无法有力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 第30页 |
(四) 侦查撤案监督权滞后的成因分析 | 第30-33页 |
1. 司法机关对侦查撤案监督权的实际重视不够 | 第31页 |
2. 国家赔偿责任的认定标准影响了侦查机关对撤案监督的态度 | 第31页 |
3. 侦查机关的刑事案件考核标准对撤案监督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 第31-32页 |
4. 侦查机关所追求的诉讼目的与撤案监督的目的相悖 | 第32-33页 |
5. 侦查机关的强势地位抑制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能力 | 第33页 |
6. 侦查撤案监督权立法滞后导致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乏力 | 第33页 |
四、侦查撤案监督权相关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 第33-41页 |
(一) 建立申请撤案制和撤案申诉制 | 第33-36页 |
1. 赋予犯罪嫌疑人一定的申请撤案权 | 第33-34页 |
2. 赋予被害人撤案申诉权 | 第34-35页 |
3. 强化律师在侦查撤案监督中的作用 | 第35-36页 |
(二) 建立终止案件制度和终止刑事责任追究制度 | 第36-37页 |
(三) 完善侦查撤案监督权制度 | 第37-39页 |
1. 改善侦查撤案监督权立法 | 第38页 |
2. 建立撤案信息通报制度和资源平台共享机制 | 第38页 |
3. 建立撤案备案审查机制,健全撤案监督体系 | 第38-39页 |
(四) 改进和完善诉讼构造模式 | 第39-41页 |
1. 优化侦控模式,发挥有限检警一体化优势 | 第39页 |
2. 改进侦查模式,强化律师参与和司法介入作用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