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中国婚礼婚俗样式演变之社会根源研究--以冀东地区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8-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3.1 选题目的 | 第12页 |
1.3.2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 建国以来中国婚礼婚俗样式整体情况 | 第15-19页 |
2.1 建国以来婚礼婚俗各阶段的基本特征 | 第15-17页 |
2.2 建国以来人们择偶观念的转变 | 第17-19页 |
2.2.1 重英雄转向重政治出身 | 第17页 |
2.2.2 重政治出身转向重物质利益和个人情感 | 第17-19页 |
3 建国以来中国婚礼婚俗样式演变情况 | 第19-30页 |
3.1 结婚目的的演变 | 第19-20页 |
3.2 建立婚缘方式的变化 | 第20-21页 |
3.3 择婚日期的变化 | 第21-22页 |
3.4 嫁女儿婚礼仪式的转变 | 第22-24页 |
3.4.1 送亲人群的变化 | 第22-23页 |
3.4.2 新娘离家时行为的变化 | 第23页 |
3.4.3 回门仪式的变化 | 第23-24页 |
3.5 婚礼婚俗的复杂化 | 第24-30页 |
3.5.1 婚礼婚俗样式多样化 | 第24-26页 |
3.5.2 婚礼婚俗的多元化 | 第26-27页 |
3.5.3 婚礼婚俗的层次高低 | 第27-30页 |
4 建国以来中国婚礼婚俗样式演变之社会根源分析 | 第30-42页 |
4.1 经济因素 | 第30-33页 |
4.1.1 经济因素对婚礼婚俗多样性的影响 | 第30-32页 |
4.1.2 改革开放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 第32-33页 |
4.2 文化因素 | 第33-36页 |
4.2.1 本土文化的传承 | 第33-34页 |
4.2.2 外来文化的传播 | 第34-35页 |
4.2.3 中介媒体的传导 | 第35-36页 |
4.3 政策因素 | 第36-39页 |
4.3.1 文化大革命的冲击 | 第36-37页 |
4.3.2 计划生育的实施 | 第37-38页 |
4.3.3 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38页 |
4.3.4 节俭之风的兴起 | 第38-39页 |
4.4 科技因素 | 第39-42页 |
4.4.1 科技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 第39-40页 |
4.4.2 科技对婚礼婚俗多样性的影响 | 第40-42页 |
5 中婚礼婚俗样式未来走向研究 | 第42-46页 |
5.1 中国婚礼婚俗未来走向预测 | 第42-43页 |
5.2 对未来婚礼的倡导 | 第43-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