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论文

南方红壤硒的有效性调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23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4页
        1.1.1 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第10-11页
        1.1.2 南方红壤中硒的分布情况第11-13页
        1.1.3 土壤改良剂:生石灰、燃煤炉渣第13-14页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4-18页
        1.2.1 土壤硒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 石灰、炉渣施用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3 存在的问题第17-18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第18-20页
    1.4 技术路线与进度安排第20-21页
        1.4.1 技术路线第20页
        1.4.2 进度安排第20-21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1-23页
第二章 试验工作与分析测试方法第23-28页
    2.1 野外样品采集第23-24页
    2.2 室内试验工作第24-26页
        2.2.1 试验物料与器材准备第24-25页
        2.2.2 试验过程第25-26页
    2.3 样品分析测试方法第26-28页
第三章 试验土壤理化性质与地球化学特征第28-37页
    3.1 土壤pH、CEC、有机质第28-30页
    3.2 土样的地球化学特征第30-34页
        3.2.1 主量元素第30-33页
        3.2.2 微量元素第33-34页
    3.3 燃煤炉渣的成分第34-35页
    3.4 Se有效度与土壤组分的关系第35-37页
第四章 红壤区水稻富硒情况第37-48页
    4.1 采样介绍第37页
    4.2 水稻各组织硒的分布情况第37-39页
    4.3 土壤-水稻Se生物富集系数(TF)与影响因素第39-48页
        4.3.1 土壤-水稻Se生物富集系数(TF)第39-41页
        4.3.2 硒富集系数(TF)的影响因数第41-48页
第五章 调控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第48-57页
    5.1 试验物料与土壤pH值第48-53页
        5.1.1 生石灰与土壤pH第48-49页
        5.1.2 燃煤炉渣与土壤pH值第49-51页
        5.1.3 相同土壤样品两种物料的土壤pH值第51-53页
    5.2 试验物料与有机质第53-54页
        5.2.1 生石灰与有机质第53页
        5.2.2 燃煤炉渣与有机质第53-54页
    5.3 物料与阳离子交换量(CEC)第54-57页
        5.3.1 生石灰与阳离子交换量第54-55页
        5.3.2 炉渣与阳离子交换量第55-57页
第六章 调控处理对土壤Se有效度影响第57-72页
    6.1 土壤硒有效度变化第57-67页
        6.1.1 生石灰组的变化第57-61页
        6.1.2 燃煤炉渣组的变化第61-65页
        6.1.3 两组物料土壤硒有效度对比第65-67页
    6.2 土壤硒有效度与土壤pH第67-69页
    6.3 影响因素第69-72页
第七章 硒活化机理分析讨论第72-73页
第八章 结论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0页
附录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光谱特征提取参数的高光谱填图及验证--以吉木萨尔地区为例
下一篇:锡林浩特露天开采煤矿区占地信息自动提取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