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肺部结节预测良恶性诊断评分系统的建立
前言 | 第4-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4页 |
第2章 综述 | 第14-21页 |
2.1 SPN 的影像学评价 | 第14-17页 |
2.1.1 SPN 的轮廓和边界 | 第15页 |
2.1.2 SPN 的内部结构及密度 | 第15-16页 |
2.1.3 SPN 的周围改变 | 第16页 |
2.1.4 评价 SPN 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第16-17页 |
2.2 临床特点对判断 SPN 良恶性的影响 | 第17页 |
2.3 肺癌危险因素对 SPN 诊断价值的评估 | 第17-18页 |
2.4 病理特点的研究 | 第18-19页 |
2.5 评价 SPN 良恶性结果的统计学分析 | 第19-21页 |
第3章 研究资料和方法 | 第21-25页 |
3.1 SPN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第21页 |
3.2 病例资料收集 | 第21-22页 |
3.2.1 影像学资料的采集 | 第21页 |
3.2.2 病理资料的获取 | 第21页 |
3.2.3 临床资料的采集 | 第21-22页 |
3.2.4 肺癌危险因素的评价 | 第22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3.4 统计学分析 | 第22-25页 |
第4章 研究结果 | 第25-28页 |
4.1 病理结果 | 第25页 |
4.2 单因素分析结果 | 第25-26页 |
4.3 多因素分析结果 | 第26页 |
4.4 确定阈值并建立评分系统 | 第26-27页 |
4.5 验证评分系统 | 第27页 |
4.6 SPN 诊治流程的建立 | 第27-28页 |
第5章 讨论 | 第28-3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41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