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国内外卷板机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卷板机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1.2.2 国内卷板机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1.3 疲劳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 数值模拟发展概况 | 第17-19页 |
1.4.1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2 有限元分析软件 ABAQUS | 第18-19页 |
1.5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9-20页 |
1.6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疲劳分析理论 | 第22-34页 |
2.1 疲劳基本概念 | 第22页 |
2.2 影响疲劳的因素 | 第22-26页 |
2.2.1 应力集中的影响 | 第22-23页 |
2.2.2 零件表面状况的影响 | 第23-24页 |
2.2.3 零件尺寸的影响 | 第24-25页 |
2.2.4 其它因素的影响 | 第25-26页 |
2.3 疲劳寿命分析方法 | 第26-28页 |
2.3.1 名义应力法 | 第26-28页 |
2.3.2 局部应力-应变法 | 第28页 |
2.4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28-29页 |
2.5 卷板成形工艺 | 第29-33页 |
2.5.1 卷板成形原理 | 第29-30页 |
2.5.2 卷板工艺参数计算 | 第30-32页 |
2.5.3 卷板模型简化 | 第32-33页 |
2.6 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卷板成形有限元模型 | 第34-44页 |
3.1 有限元理论 | 第34-36页 |
3.1.1 屈服准则 | 第34-35页 |
3.1.2 动态显式算法 | 第35-36页 |
3.1.3 弹塑性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36页 |
3.2 有限元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36-43页 |
3.2.1 卷板机参数 | 第37-38页 |
3.2.2 模型分析 | 第38-39页 |
3.2.3 几何建模 | 第39页 |
3.2.4 材料参数的设定 | 第39-40页 |
3.2.5 分析步的设定 | 第40页 |
3.2.6 相互作用的处理 | 第40-41页 |
3.2.7 载荷的设置 | 第41页 |
3.2.8 网格划分 | 第41-43页 |
3.3 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工作辊应力场分析 | 第44-56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卷板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44-49页 |
4.2.1 成形开始 | 第44-46页 |
4.2.2 成形过程中 | 第46-48页 |
4.2.3 成形结束后 | 第48-49页 |
4.3 卷板过程应力分析 | 第49-55页 |
4.3.1 接触应力分布 | 第50-52页 |
4.3.2 等效应力分布 | 第52-55页 |
4.4 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工作辊疲劳寿命研究 | 第56-78页 |
5.1 FE-SAFE 简介 | 第56页 |
5.2 采用 FE-SAFE 分析卷板机工作辊寿命 | 第56-60页 |
5.2.1 数据导入 | 第57页 |
5.2.2 材料的设置 | 第57-58页 |
5.2.3 FE-SAFE 算法 | 第58-59页 |
5.2.4 应力集中系数的设置 | 第59页 |
5.2.5 疲劳结果的读取 | 第59-60页 |
5.3 工艺参数对工作辊疲劳寿命的影响 | 第60-75页 |
5.3.1 成形力对工作辊疲劳寿命的影响 | 第60-66页 |
5.3.2 工作辊转速对工作辊疲劳寿命的影响 | 第66-71页 |
5.3.3 板材厚度对工作辊寿命的影响 | 第71-75页 |
5.4 下工作辊尺寸优化设计 | 第75-77页 |
5.5 小结 | 第77-7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