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群众自治工作论文

城中村村民自治进程中民主监督问题研究--以石家庄城中村D村为例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引言第12-21页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5页
        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2. 研究意义及目的第13-15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1.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2.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三)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8-19页
        1. 研究思路第18页
        2.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第18-19页
    (四) 论文的重点、难点、创新点第19-21页
        1. 重点第19页
        2. 难点第19页
        3. 创新点第19-21页
一、城中村民主监督问题的概述第21-30页
    (一) 城中村村民自治相关内容概述第21-23页
        1. 城中村概念及发展特征第21-22页
        2. 村民自治的内涵第22-23页
    (二) 城中村民主监督的涵义第23-27页
        1. 民主监督的概念解析第23-24页
        2. 民主监督的参与群体第24-25页
        3. 民主监督与城中村村民自治各个环节的关系第25-27页
        4. 城中村民主监督的特点第27页
    (三) 加强城中村民主监督的现实作用第27-30页
        1. 保证城中村整体社会环境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第27-28页
        2. 转变城中村在城市中形象的必要举措第28页
        3.保障城中村集体经济利益的有效方式第28-29页
        4.防止村干部对基层政治权力滥用的现实手段第29-30页
二、石家庄D村民主监督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第30-40页
    (一) 石家庄D村历史及政治发展进程第30-31页
    (二) 城中村D村民主监督存在的具体问题第31-36页
        1. 民主监督的参与程度不高第31-32页
        2. 对于村委会日常管理和村干部行为的监督不力第32-33页
        3. 村务公开节形式化特征明显第33-34页
        4. 民主评议的实际效果较低第34-35页
        5. 缺乏专门针对城中村股份有限公司的有效监督第35-36页
    (三) 城中村民主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6-40页
        1. 村民民主监督所需政治素养与权力观念的缺失第36-37页
        2. 家族关系与脉络带来的的负效应第37-38页
        3. 民主监督制度不完善造成监督主客体力量失衡第38-39页
        4. 经济因素对城中村民主监督的制约第39-40页
三、城中村民主监督体系的构建及监督方式的创新第40-50页
    (一) 城中村民主监督体系的构建第40-45页
        1. 提升村民自身监督能力与政治参与水平第40-42页
        2. 进一步优化城中村监督机构的履职能力第42-43页
        3. 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城中村民主监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43-44页
        4. 重视青年在城中村民主监督中的特殊作用第44页
        5. 有效利用城中村外部监督力量的监督功效第44-45页
    (二) 当前城中村民主监督方式的创新第45-50页
        1.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监督的实效性第45页
        2. 将家族文化的负效应转变为城中村民主监督的正能量第45-46页
        3. 因地制宜的设计村民监督委员会的工作运行模式第46页
        4. 落实针对村民监督委员会履职情况的二次监督第46-47页
        5. 健全城中村重大事务的档案管理第47-48页
        6. 创新街道办在城中村问题上的工作方法第48页
        7. 开展行之有效的区级巡视与监督工作第48-49页
        8. 建立新闻媒体基层定期走访制度第49-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附录第53-57页
后记第57-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体系多层构建研究
下一篇:论管仲的强兵称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