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肿瘤病理学、病因学论文

LKB1-AMPK信号轴调控染色体稳定性的机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2-62页
    1.1 细胞有丝分裂简介第12-30页
        1.1.1 细胞有丝分裂周期第12-15页
        1.1.2 中心体第15-17页
        1.1.3 动点结构第17-21页
        1.1.4 纺锤体组装及微管动点连接第21-26页
        1.1.5 MCAK调控纺锤体微管动态性第26-30页
    1.2 LKB1的研究进展第30-42页
        1.2.1 Peutz-Jeghers综合症第30-32页
        1.2.2 LKB1是抑癌基因第32页
        1.2.3 STRAD-LKB1-MO25蛋白复合物第32-35页
        1.2.4 LKB1参与调控的细胞生命活动第35-42页
    1.3 AMPK的研究进展第42-61页
        1.3.1 AMPK的结构第42-45页
        1.3.2 AMPK的活化第45-47页
        1.3.3 AMPK的小分子激活剂和抑制剂第47页
        1.3.4 AMPK参与调控的细胞生命活动第47-56页
        1.3.5 AMPK与癌症第56-61页
    1.4 展望第61-62页
第2章 STRADα-LKB1-MCAK通路调控有丝分裂进程第62-106页
    2.1 引言第62-65页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5-104页
        2.2.1 STRADα-LKB1在动点上定位第65-70页
        2.2.2 STRADα能招募LKB1到中心体和动点上第70-74页
        2.2.3 STRADα-LKB1复合物调控细胞有丝分裂进程第74-78页
        2.2.4 动点上稳定表达LKB1影响有丝分裂进程第78-81页
        2.2.5 STRADα-LKB1和MCAK相互作用第81-86页
        2.2.6 MCAK是LKB1激酶的底物第86-89页
        2.2.7 LKB1激酶能磷酸化MCAK而抑制其微管解聚活性第89-92页
        2.2.8 动点上稳定表达LKB1影响了纺锤体的动态性第92-94页
        2.2.9 STRADa-LKB1通过调节MCAK来调控细胞有丝分裂第94-96页
        2.2.10 LKB1与PLK1协同调节有丝分裂细胞内MCAK活性第96-98页
        2.2.11 STRADa-LKB1复合物其他功能初探第98-104页
    2.3 讨论及计划第104-106页
第3章 AMPKα-pT172的动点定位及调控第106-125页
    3.1 引言第106页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06-123页
        3.2.1 AMPKα-pT172特异定位在动点上第106-111页
        3.2.2 AMPKα-pT172的动点定位受到PLK1的调控第111-115页
        3.2.3 AMPKα-pT172在体外不是PLK1的直接底物第115-117页
        3.2.4 LKB1和CAMKKβ调控AMPKα-pT172的动点定位第117-120页
        3.2.5 PLK1和LKB1及CAMKKβ协同调控AMPKa-pT172的动点定位第120-123页
    3.3 讨论与计划第123-125页
第4章 材料与方法第125-148页
    4.1 实验材料第125-128页
        4.1.1 载体第125页
        4.1.2 质粒第125-126页
        4.1.3 细胞株第126页
        4.1.4 试剂第126-128页
    4.2 分子克隆第128-132页
        4.2.1 制备扩增质粒的E.coli感受态细胞第128页
        4.2.2 简易制备表达蛋白的E.coli感受态细胞第128-129页
        4.2.3 质粒转化第129页
        4.2.4 质粒DNA的小量抽提第129-130页
        4.2.5 质粒的试剂盒柱抽方法第130页
        4.2.6 PCR以及定点突变第130-131页
        4.2.7 DNA重组第131-132页
    4.3 蛋白表达及体外生化实验第132-139页
        4.3.1 GST-tag蛋白的纯化第132-133页
        4.3.2 His-tag蛋白的纯化第133页
        4.3.3 MBP-tag蛋白的纯化第133-134页
        4.3.4 Pull down实验第134页
        4.3.5 免疫沉降实验第134-135页
        4.3.6 免疫印迹实验第135-136页
        4.3.7 免疫印迹膜的重复使用第136页
        4.3.8 体外磷酸化实验第136页
        4.3.9 银染第136-137页
        4.3.10 体外微管沉降实验第137-138页
        4.3.11 微管解聚酶MCAK蛋白的表达纯化第138-139页
        4.3.12 体外微管解聚实验第139页
    4.4 细胞相关实验第139-143页
        4.4.1 磷酸钙转染第139-140页
        4.4.2 脂质体转染质粒第140页
        4.4.3 脂质体转染siRNA第140页
        4.4.4 Fugene 6转染方法第140-141页
        4.4.5 稳转细胞株的构建第141页
        4.4.6 免疫荧光第141-142页
        4.4.7 活细胞成像第142页
        4.4.8 细胞内微管再生长实验第142页
        4.4.9 细胞冷处理实验第142-143页
        4.4.10 染色体甩片实验第143页
        4.4.11 FRET的体外测量第143页
    4.5 荧光定量PCR第143-145页
        4.5.1 RNase-free的相关材料准备第144页
        4.5.2 RNA的提取第144页
        4.5.3 反转录PCR第144-145页
        4.5.4 荧光定量PCR第145页
    4.6 酵母共转第145-146页
    4.7 数据编辑应用软件及相关网址第146-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74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74-175页
致谢第175页

论文共1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SH框架的纪检监察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小型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