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一、假释制度概述 | 第11-18页 |
| (一)假释的概念、性质与发展沿革 | 第11-15页 |
| (二)假释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 (三)假释制度的主要功能 | 第16-18页 |
| 二、假释制度的比较法考察 | 第18-23页 |
|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假释制度 | 第18-19页 |
|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假释制度 | 第19-20页 |
| (三)我国港台地区的假释制度 | 第20-23页 |
| 三、我国假释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 第23-31页 |
| (一)我国现行法对假释制度的规定 | 第23-25页 |
| (二)我国假释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5-31页 |
| 四、我国假释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31-39页 |
| (一)调整假释适用条件 | 第31-32页 |
| (二)应用多元化的假释提请主体 | 第32-33页 |
| (三)完善假释制度的裁定主体 | 第33-35页 |
| (四)完善假释评估体系 | 第35页 |
| (五)完善假释执行考验期制度 | 第35-36页 |
| (六)完善监督机制 | 第36-38页 |
| (七)完善假释撤销机制 | 第38-39页 |
| 结语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42-43页 |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