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地区萤石矿构造控矿特征与含矿构造的判析标志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8页 |
·选题依据与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目的任务及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15-16页 |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16-18页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第18-25页 |
·区域地层 | 第18-20页 |
·区域岩浆岩 | 第20-22页 |
·华力西晚期花岗岩 | 第21页 |
·燕山期花岗岩 | 第21-22页 |
·区域构造 | 第22-25页 |
·主要褶皱带 | 第22-23页 |
·主要断裂带 | 第23页 |
·主要断隆和坳陷 | 第23-25页 |
第3章 萤石矿成矿地质特征 | 第25-33页 |
·控矿地质条件 | 第25-26页 |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6-33页 |
·矿体形态产状 | 第26页 |
·矿石结构构造 | 第26-29页 |
·矿物组合 | 第29-30页 |
·围岩蚀变 | 第30-31页 |
·矿床成因 | 第31-33页 |
第4章 萤石矿构造控矿特征与含矿构造判 析 | 第33-56页 |
·萤石矿构造控矿特征 | 第33-40页 |
·区域控矿构造格局 | 第33-34页 |
·矿床(体)构造控矿特征 | 第34-40页 |
·断裂方向与成矿 | 第34-35页 |
·断裂性质与成矿 | 第35-36页 |
·构造-矿化分带特征 | 第36-38页 |
·构造-矿化多期多阶段性 | 第38-40页 |
·含矿构造辨析 | 第40-56页 |
·含矿构造的矿化蚀变特征 | 第40-41页 |
·含矿构造带的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 第41-52页 |
·甚低频电磁法(VLF-EM) | 第41-46页 |
·连续电导率剖面成像(EH4) | 第46-49页 |
·地面高精度磁法 | 第49-52页 |
·含矿构造带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第52-56页 |
·X-荧光分析 | 第52-5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6-59页 |
·研究成果与认识 | 第56-57页 |
·存在问题和建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