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

东亚特有濒危植物五唇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种群遗传学的几个重要概念第11-13页
        1.1.1 种群遗传结构第11页
        1.1.2 中性理论第11-12页
        1.1.3 集合种群第12页
        1.1.4 基因流第12页
        1.1.5 有效种群的大小第12-13页
        1.1.6 种群瓶颈第13页
        1.1.7 种群遗传多样性第13页
    1.2 兰科植物种群遗传学研究第13-16页
        1.2.1 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第14-15页
        1.2.2 分子标记的选择第15-16页
        1.2.3 分子标记技术在兰科植物中的应用第16页
    1.3 种群遗传学原理在濒危兰科植物保育中的应用第16-19页
        1.3.1 正确评估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第17页
        1.3.2 增加有效种群的大小第17页
        1.3.3 兰科植物的保育第17-19页
    1.4 论文的立题依据第19页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9-21页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9-20页
        1.5.2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二章 五唇兰自然种群的ISSR-PCR分子标记的研究第21-38页
    2.1 材料第21-24页
        2.1.1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第21-22页
        2.1.2 主要仪器第22-23页
        2.1.3 主要药品与试剂第23页
        2.1.4 主要溶液的配置第23-24页
    2.2 方法第24-28页
        2.2.1 DNA的提取与检测第24页
            2.2.1.1 DNA的提取第24页
            2.2.1.2 DNA的琼脂糖检测第24页
        2.2.2 ISSR-PCR扩增体系的优化第24-25页
        2.2.3 ISSR引物的筛选与退火温度的优化第25-26页
        2.2.4 ISSR-PCR扩增产物的检测第26页
            2.2.4.1 琼脂糖凝胶的制备第26页
            2.2.4.2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26页
            2.2.4.3 EB染色与照胶第26页
        2.2.5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第26-28页
            2.2.5.1 遗传多样性参数第26-28页
            2.2.5.2 软件的分析第28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8-38页
        2.3.1 五唇兰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第28-29页
        2.3.2 ISSR-PCR反应中各因素的影响第29-33页
            2.3.2.1 PCR反应体系对扩增结果的影响第29页
            2.3.2.2 不同退火温度对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第29-30页
            2.3.2.3 DNA浓度对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第30页
            2.3.2.4 Taq酶用量对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第30-31页
            2.3.2.5 Mg~(2+)浓度对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第31页
            2.3.2.6 dNTP浓度对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第31-32页
            2.3.2.7 引物浓度对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第32-33页
        2.3.3 ISSR引物的筛选第33-34页
        2.3.4 ISSR对五唇兰自然种群的多态性第34-35页
        2.3.5 ISSR对五唇兰自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第35-36页
        2.3.6 ISSR对五唇兰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第36页
        2.3.7 ISSR对五唇兰种群间的遗传关系第36-38页
第三章 五唇兰自然种群的SRAP-PCR分子标记的研究第38-49页
    3.1 材料第38页
    3.2 方法第38-42页
        3.2.1 DNA的提取与检测第38页
        3.2.2 SRAP-PCR反应体系的优化第38-39页
        3.2.3 SRAP-PCR引物的筛选第39-40页
        3.2.4 SRAP-PCR扩增产物的检测第40-42页
            3.2.4.1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备第40-41页
            3.2.4.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41页
            3.2.4.3 银染第41-42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2-49页
        3.3.1 SRAP-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引物的筛选第42-43页
        3.3.2 SRAP对五唇兰自然种群的多态性第43-45页
        3.3.3 SRAP对五唇兰自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第45-46页
        3.3.4 SRAP对五唇兰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第46页
        3.3.5 SRAP对五唇兰各种群间的遗传关系第46-49页
第四章 ISSR与SRAP综合分析第49-53页
    4.1 ISSR和SRAP分析比较第49-51页
        4.1.1 五唇兰自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第49-50页
        4.1.2 五唇兰种群遗传分化第50页
        4.1.3 五唇兰各种群间的遗传关系第50-51页
    4.2 ISSR和SRAP综合分析第51-5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7页
    5.1 五唇兰ISSR-PCR和SRAP-PCR反应体系的优化第53页
    5.2 五唇兰自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第53-54页
    5.3 五唇兰自然种群的遗传结构第54-55页
    5.4 五唇兰自然种群的保育第55-56页
    5.5 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台农芒果营养特性与营养诊断指标研究
下一篇:铁皮石斛内生细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