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2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2章 市容管理中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与特征 | 第12-22页 |
2.1 市容管理中公民道德教育的相关概念 | 第12-15页 |
2.1.1 公民与公民道德 | 第12-14页 |
2.1.2 公民道德教育 | 第14-15页 |
2.2 市容管理中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 第15-18页 |
2.2.1 以美丽中国为理想 | 第16页 |
2.2.2 以社会和谐为目标 | 第16-17页 |
2.2.3 以文明守法为中心 | 第17页 |
2.2.4 以诚信友善为准则 | 第17-18页 |
2.3 市容管理中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特征 | 第18-22页 |
2.3.1 公民道德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松散性 | 第19页 |
2.3.2 公民道德教育目标的时代性和层次性 | 第19-20页 |
2.3.3 公民道德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科学性 | 第20页 |
2.3.4 公民道德教育途径的实践性和多样性 | 第20-22页 |
第3章 市容管理过程中公民道德教育的缺失 | 第22-34页 |
3.1 市容管理过程中公民道德教育缺失的表现 | 第22-26页 |
3.1.1 市容管理中公民道德教育规范的缺失 | 第22-24页 |
3.1.2 市容管理过程中公民道德教育手段不完备 | 第24-26页 |
3.2 市容管理干部素质及工作方法与公民道德教育原因 | 第26-29页 |
3.2.1 重管理轻教育的工作方法 | 第26-28页 |
3.2.2 重执行轻制度的管理理念 | 第28页 |
3.2.3 管理干部自身道德素养不足与能力欠缺 | 第28-29页 |
3.3 市容管理过程中公民道德教育缺失的后果 | 第29-34页 |
3.3.1 被管理者对市容管理缺乏认同和理解 | 第30-32页 |
3.3.2 市容管理的重复性与低效化 | 第32-34页 |
第4章 市容管理中公民道德教育实践的完善 | 第34-43页 |
4.1 市容管理中公民道德教育规则的完善 | 第34-36页 |
4.1.1 市容管理中的公民道德准则 | 第34-36页 |
4.1.2 市容管理中公民道德教育的原则与规范 | 第36页 |
4.2 市容管理干部道德素质的提高与能力的提升 | 第36-38页 |
4.2.1 市容管理干部道德素质的提高 | 第37页 |
4.2.2 市容管理干部公民道德教育能力的提升 | 第37-38页 |
4.3 市容管理中公民道德教育手段的创新与完善 | 第38-43页 |
4.3.1 创新经济激励手段 | 第38-39页 |
4.3.2 创新网络互动手段 | 第39-40页 |
4.3.3 改进传统教育的手段 | 第40页 |
4.3.4 建设市容管理中的价值传播与道德示范平台 | 第40-42页 |
4.3.5 市容管理中公民道德行为的引导与矫正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作者简介和科研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