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驾驶室及车身论文--驾驶室和车身的部件与构件论文

基于车载网络的汽车电动座椅设计和主动安全系统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汽车电子系统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2 汽车电动座椅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1.3 汽车稳定控制系统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17页
    1.4 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7-19页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2章 汽车电子系统设计第20-29页
    2.1 汽车网络设计第20-25页
        2.1.1 汽车网络结构第20-21页
        2.1.2 汽车网络总线设计第21-23页
        2.1.3 CAN总线软件设计第23-25页
        2.1.4 CAN总线硬件设计第25页
    2.2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设计第25-27页
        2.2.1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结构及原理第25-26页
        2.2.2 主要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第26-27页
    2.3 电子控制系统研究第27-28页
        2.3.1 汽车电动座椅控制系统第27-28页
        2.3.2 汽车稳定控制系统第28页
        2.3.3 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第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汽车电动座椅控制系统第29-48页
    3.1 电动座椅结构及原理第29-32页
        3.1.1 电动座椅的分类第29-30页
        3.1.2 电动座椅的结构及原理第30页
        3.1.3 电动座椅的设计要求和控制方法第30-32页
    3.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第32-39页
        3.2.1 微控制器电路设计第32-34页
        3.2.2 显示器和键盘电路设计第34-36页
        3.2.3 体重和腰椎高度传感器电路设计第36-37页
        3.2.4 振动传感器和存储芯片电路设计第37页
        3.2.5 电机驱动电路设计第37-39页
        3.2.6 电源设计第39页
    3.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第39-43页
        3.3.1 开发及调试环境第39-40页
        3.3.2 系统主程序设计第40-41页
        3.3.3 显示和键盘程序设计第41页
        3.3.4 振动测量和位置存储程序设计第41-42页
        3.3.5 体重和腰椎高度测量程序设计第42页
        3.3.6 座椅位置控制程序设计第42页
        3.3.7 腰椎智能调节程序设计第42-43页
    3.4 座椅控制系统仿真第43-47页
        3.4.1 控制系统电机建模第43-44页
        3.4.2 座椅速度控制仿真第44-46页
        3.4.3 座椅位置控制仿真第46-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汽车稳定控制系统第48-73页
    4.1 稳定控制系统的原理第48-52页
        4.1.1 稳定控制系统结构第48-49页
        4.1.2 汽车失稳原因及调节方法第49-50页
        4.1.3 汽车失稳的判定方法和制动力的分配第50-51页
        4.1.4 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的建立第51-52页
    4.2 硬件及电路设计第52-55页
        4.2.1 硬件选用第52-53页
        4.2.2 方向盘转角传感器设计第53-54页
        4.2.3 轮速传感器设计第54-55页
        4.2.4 传感器集群(Sensor Cluster)的设计第55页
    4.3 稳定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第55-57页
        4.3.1 系统控制方法第55-56页
        4.3.2 信息采集模块和执行机构设计第56页
        4.3.3 其他模块设计第56-57页
    4.4 稳定性控制系统仿真第57-72页
        4.4.1 七自由度汽车模型的建立第57-63页
        4.4.2 控制模块设计第63-68页
        4.4.3 系统仿真研究第68-72页
    4.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5章 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第73-86页
    5.1 系统结构及功能第73-74页
        5.1.1 控制系统结构第73页
        5.1.2 控制系统功能第73-74页
    5.2 系统控制策略第74-76页
        5.2.1 控制方法设计第74-75页
        5.2.2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第75-76页
    5.3 汽车危险车距模型第76-78页
        5.3.1 汽车的制动距离第76页
        5.3.2 汽车危险车距模型第76-78页
    5.4 系统硬件设计第78-81页
        5.4.1 制动操作传感器设计第78页
        5.4.2 主要车用测距传感器第78-79页
        5.4.3 超声波测距传感器设计第79-81页
    5.5 系统仿真研究第81-83页
        5.5.1 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第81-83页
        5.5.2 系统仿真研究第83页
    5.6 本章小结第83-86页
第6章 汽车电子制动系统第86-91页
    6.1 电子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原理第86-88页
        6.1.1 汽车电子制动系统结构第86-87页
        6.1.2 电子制动系统原理第87-88页
    6.2 电子制动系统硬件设计第88-89页
        6.2.1 系统的电磁阀设计第88页
        6.2.2 液压泵驱动电机设计第88-89页
    6.3 电子制动系统的控制策略第89-90页
    6.4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91-93页
    7.1 工作总结第91-92页
    7.2 研究展望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9页
致谢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风险传导情形的供应链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研究
下一篇:时间依赖下考虑碳排放的动态车辆路径优化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