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地籍数据库建库平台 | 第16-24页 |
2.1 相关概念介绍 | 第16-17页 |
2.1.1 空间数据库 | 第16页 |
2.1.2 地理信息系统GIS | 第16页 |
2.1.3 GIS软件 | 第16-17页 |
2.2 常用GIS软件介绍 | 第17-18页 |
2.2.1 MAPGIS | 第17页 |
2.2.2 GeoStar | 第17页 |
2.2.3 SuperMap GIS | 第17页 |
2.2.4 ArcGIS | 第17-18页 |
2.3 建库平台 | 第18页 |
2.4 ArcGIS体系结构 | 第18-24页 |
2.4.1 ArcGIS空间数据模型Geodatabase | 第19-20页 |
2.4.2 空间数据引擎ArcSDE | 第20-21页 |
2.4.3 二次开发组件ArcEngine | 第21-24页 |
第3章 土地利用数据库设计 | 第24-38页 |
3.1 需求分析 | 第24页 |
3.2 设计原则和依据 | 第24-26页 |
3.2.1 原则 | 第24-25页 |
3.2.2 依据 | 第25-26页 |
3.3 建库流程 | 第26-27页 |
3.4 数据库总体设计 | 第27-38页 |
3.4.1 数据内容 | 第27-28页 |
3.4.2 概念设计 | 第28-30页 |
3.4.3 逻辑设计 | 第30-37页 |
3.4.4 物理设计 | 第37-38页 |
第4章 抚顺市新抚区地籍数据库建库实践 | 第38-78页 |
4.1 项目概述 | 第38-42页 |
4.1.1 测区概况 | 第38-39页 |
4.1.2 资料收集与踏勘 | 第39页 |
4.1.3 项目工作内容 | 第39页 |
4.1.4 项目工作范围 | 第39页 |
4.1.5 进度计划 | 第39-41页 |
4.1.6 项目技术流程 | 第41-42页 |
4.2 项目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 | 第42-59页 |
4.2.1 控制测量 | 第42-46页 |
4.2.2 初始权属调查 | 第46-57页 |
4.2.3 初始地籍测量 | 第57-59页 |
4.3 建库目标 | 第59-60页 |
4.4 数据采集 | 第60-66页 |
4.4.1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采集 | 第60页 |
4.4.2 土地利用基期数据获取 | 第60-66页 |
4.5 数学基础 | 第66-67页 |
4.5.1 大地控制 | 第66-67页 |
4.5.2 地图投影、分带及地图比例尺 | 第67页 |
4.6 数据字典 | 第67-68页 |
4.7 符号库建立与完善 | 第68-70页 |
4.7.1 点状符号库的建立 | 第68页 |
4.7.2 线状符号库的建立 | 第68页 |
4.7.3 面状符号库的建立 | 第68-70页 |
4.8 数据库信息 | 第70页 |
4.9 面积统计 | 第70页 |
4.10 建库方法 | 第70-74页 |
4.11 主要图件的编制 | 第74-78页 |
4.11.1 地籍图 | 第74-76页 |
4.11.2 宗地图 | 第76-78页 |
第5章 抚顺市新抚区土地利用分析 | 第78-88页 |
5.1 土地利用历史数据管理 | 第78-80页 |
5.2 土地利用现状 | 第80-85页 |
5.3 土地利用分析 | 第85页 |
5.4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85-86页 |
5.5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建议 | 第86-88页 |
5.5.1 改善耕地利用效率 | 第86页 |
5.5.2 改善土地利用结构 | 第86-87页 |
5.5.3 综合治理采矿塌陷区 | 第87-8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6.1 结论 | 第88页 |
6.2 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到谢 | 第94-96页 |
个人简历 | 第96页 |